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的《寄黄先生二首(其一)》。诗中以“忆与吾师别”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师长的深切怀念。接下来的“乾坤各泛萍”,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和师长分别比作在广阔天地间漂泊的浮萍,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漂泊感。
“可怜双鬓绿,仅对一毡青”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岁月的无情与时光的流逝。诗人感叹自己虽年华尚在,但与师长相比,已然是两鬓斑白,而师长却只能遥望一片青色的毡毯,暗示了师长的离世或远离。这里既有对师长的怀念,也有对自己青春易逝的感慨。
“云落仙人洞,天寒吏隐亭”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孤寂。仙人洞中的云落,象征着师长的离去;天寒吏隐亭,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寒冷与隐居状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最后,“相思若江水,日夜向南溟”以江水日夜奔流向南溟来比喻对师长的思念之情,既深且远,永无止境。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师长的深情厚谊,以及思念之情的强烈与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时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师长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