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郭君彦的《野寺晚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寺庙黄昏图景。诗中以“寺对清溪水绕关”开篇,巧妙地将寺庙与清澈溪流、环绕的山关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冷然钟鼓翠微间”一句,通过钟鼓之声在翠绿山间回响,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庄严与静谧。
“楼台无影日沉海”描绘了夕阳西下,光线逐渐消失,楼台在夜色中隐去身影,仿佛与大海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时间流逝的美感。“松桧有声风满山”则通过风吹过松树和桧树时发出的声音,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猿啸石亭游客散,龙归云洞老僧閒”两句,分别以猿猴的啼叫和龙的回归,以及老僧的悠闲自得,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
最后,“诗成一笑归来晚,独棹扁舟泛月还”表达了诗人完成作品后的满足与喜悦,以及独自乘舟在月光下返回的宁静与自由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