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龙池篇

恭闻帝里生灵沼,应报明君鼎业新。

既协翠泉光宝命,还符白水出真人。

此时舜海潜龙跃,此地尧河带马巡。

独有前池一小雁,叨承旧惠入天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听说都城中诞生了吉祥的景象,应当回应明君开创的新基业。
既然是绿色泉水照耀着尊贵的生命,又应验了白水涌出真人的预言。
此刻,如同舜帝时期潜藏的龙跃出水面,这里尧帝的河流伴随着马匹巡游。
唯有一只小雁独自飞过前池,它感激旧恩,飞往天津。

注释

帝里:都城,指京都。
生灵沼:吉祥的景象,可能指圣洁或祥瑞的象征。
明君:贤明的君主。
翠泉:绿色的泉水,象征清贵。
真人:道教中的仙人,也指德高望重的人。
舜海:比喻帝王的统治如舜帝时期的盛世。
尧河:象征尧帝的恩泽,河流名可能为借代。
小雁:此处可能象征忠诚或信使。
天津:古代地名,今天津地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灵异的水域——龙池,其背后蕴含着对帝王至高无上的敬仰与赞美。诗人通过对龙池的描写,表达了对君主的祝福和忠诚。

"恭闻帝里生灵沼"一句,设定了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传达了帝王所居之地孕育出灵异之物的信息。而"应报明君鼎业新"则表明诗人对皇帝开创新的基业表示庆贺和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既协翠泉光宝命,还符白水出真人",通过对"翠泉"和"白水"的描绘,强调了龙池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奇迹,同时也是帝王福泽和生命力之源。"真人"一词在这里被用来指代具有仙境或道德高尚之人的出现,与龙池相呼应,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紧接着的两句"此时舜海潜龙跃,此地尧河带马巡",则将古代圣君尧、舜与龙池联系起来,使得整个场景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了更为深远的意义。诗人通过这样的叙述,不仅是在描述眼前的风光,更是在表达一种对古圣先贤治理天下的敬仰之情。

最后,"独有前池一小雁,叨承旧惠入天津"一句,以小雁的形象来突出龙池的宁静与神秘。小雁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是承载着历史恩泽、飞向高远之处的象征。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皇权崇拜和自然美感的诗篇,通过对龙池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帝王及自然界的敬畏与赞颂。

收录诗词(9)

姚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本名元崇,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文武双全,历仕则天、中宗、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他曾参与神龙政变,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刺史。唐玄宗亲政后,被任命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宰相。执政三年,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721年(开元九年),去世,追赠扬州大都督,赐谥文献

  • 字:元之
  • 籍贯: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
  • 生卒年:651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二室三涂光地险,均霜揆日处天中。

石泉石镜恒留月,山鸟山花竞逐风。

周王久谢瑶池赏,汉主悬惭玉树宫。

别有祥烟伴佳气,能随轻辇共葱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故洛阳城侍宴应制

游豫停仙跸,登临对晚晴。

川凫连倒影,岩鸟应虚声。

野奏风成曲,山居云作缨。

今朝丘壑上,高兴小蓬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日洛阳城侍宴

南山开宝历,北渚对芳蹊。

的历风梅度,参差露草低。

尧樽临上席,舜乐下前溪。

任重由来醉,乘酣志转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秋夜望月

明月有馀鉴,羁人殊未安。

桂含秋树晚,波入夜池寒。

灼灼云枝净,光光草露团。

所思迷所在,长望独长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