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深道饯曾宏甫台州之行见招风雨不能度溪桥作此赠宏甫

一觞相属费招呼,况复吾宗揽辔初。

春雨春风俱作恶,溪南溪北顿成疏。

刻残红蜡君哦句,挑尽青灯我读书。

细故乖违犹似此,功名不必问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一杯酒相互劝饮需费神招呼,更何况我们家族初次聚首。
春雨和春风都让人不快,溪水两岸的关系顿时变得疏远。
你用残烛照亮诗句,我在青灯下默默读书。
琐碎的事情也会导致分歧,至于功名之事,无需再问结果如何。

注释

觞:饮酒的器具。
属:劝酒。
吾宗:我们家族。
揽辔:初次聚会。
作恶:使人不悦。
顿成疏:立刻变得疏远。
刻残:烧剩。
红蜡:红色的蜡烛。
哦句:吟诵诗句。
挑尽:燃尽。
读书:阅读书籍。
细故:琐事。
乖违:不合。
功名:功业名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为友人郑深道送别之作,题为《郑深道饯曾宏甫台州之行见招风雨不能度溪桥作此赠宏甫》。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风雨交加中未能同行的遗憾,以及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和勉励。

首句“一觞相属费招呼”,描绘了两人原本想借酒话别的场景,但因天气原因而无法畅饮交谈,显得有些拘束。次句“况复吾宗揽辔初”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以及这次分别的特殊性,因为这是他们初次出行的起点。

“春雨春风俱作恶,溪南溪北顿成疏”通过春雨和春风的恶劣天气,形象地展现了环境的艰难,同时也暗示了友人行程的不便,使得原本应该亲近的关系变得疏远。诗人以景寓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

“刻残红蜡君哦句,挑尽青灯我读书”两句,诗人想象在这样的夜晚,友人可能在烛光下吟诵诗句,而自己则在家中挑灯苦读,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自我激励。

最后,“细故乖违犹似此,功名不必问何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琐事纷扰导致的离别感慨,认为即使面临这些小挫折,也无需过分忧虑,毕竟追求功名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旅途的祝福。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雨二首(其一)

秋冬久不雨,气浊喜云生。

麦陇崇朝润,茅檐彻夜声。

初来断幽径,渐密杂疏更。

赖有墙阴荠,离离已可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雨夜

一雨遂通夕,安眠失百忧。

窗扉淡欲晓,枕簟冷生秋。

画烛争棋道,金尊数酒筹。

依然锦城梦,忘却在南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南归题扬州竹西亭

往岁出芜城,飘然一客星。

又从江北路,重到竹西亭。

楚岸宽围碧,吴山远借青。

圣时还旧观,歌吹月中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南雄郡守致怪石四株

只道无南雁,书今数往还。

一窗江表地,数朵广东山。

奇甚君风骨,苍然我面颜。

归时要船重,更为斸岩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