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峡内淹留客,溪边四五家。
古苔生迮地,秋竹隐疏花。
塞俗人无井,山田饭有沙。
西江使船至,时复问京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村景象。"峡内淹留客,溪边四五家"表明诗人在山峡之中停留,与自然融为一体,那些散落的几户人家与溪流相伴。"古苔生迮地,秋竹隐疏花"则写出了时间的悠长和自然界的繁盛,古老的苔藓覆盖着大地,而秋天的竹林中,稀疏的花朵在竹叶间闪现。
接下来的"塞俗人无井,山田饭有沙"透露出生活的艰辛,这里的居民没有清澈的泉水,日常饮用的是溪水,甚至在耕种的土地中也夹杂着砂粒。这不仅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百姓的生活困苦。
最后两句"西江使船至,时复问京华"则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关切。西江上的使者来到,这让诗人有机会询问遥远的京城(指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的消息。
整首诗通过对山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同时也暗含着对艰难生活中人们境遇的同情。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巨积水中央,江寒出水长。
沈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
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
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
艰难人不见,隐见尔如知。
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
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有客乘舸自忠州,遣骑安置瀼西头。
古堂本买藉疏豁,借汝迁居停宴游。
云石荧荧高叶曙,风江飒飒乱帆秋。
却为姻娅过逢地,许坐曾轩数散愁。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