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感春五首(其一)

我与子桑友,既往雨弥旬。

交情未曾改,天地忽趋新。

东风无行迹,佳气满城闉。

麦苗生陂陇,叹息不食陈。

谁能裹饭来,定是寂寞人。

一曲古流水,试拂弦上尘。

古木少生意,轮囷卧河滨。

惭愧桃与李,相随见阳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我和子桑是朋友,过去多雨持续了十天。
我们的友情未曾改变,天地间忽然呈现新气象。
东风没有留下痕迹,美好的气息充满全城。
麦苗在山坡田地生长,我为此叹息不再吃陈旧的食物。
谁能送饭来,那一定是孤独的人。
弹奏一曲古老的流水乐章,试着拂去琴弦上的尘埃。
古老的树木缺乏生机,弯曲地躺在河边。
我对桃树和李树感到惭愧,它们跟随春天一同绽放。

注释

子桑:朋友的名字。
弥旬:满十天。
交情:友情。
趋新:呈现新气象。
东风:春风。
佳气:美好的气息。
陂陇:山坡田地。
陈:陈旧。
寂寞人:孤独的人。
古流水:古老的乐曲。
弦上尘:琴弦上的尘埃。
古木:古老的树木。
轮囷:弯曲的样子。
阳春: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感春五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春天新气象的感慨。首句“我与子桑友,既往雨弥旬”描绘了诗人与朋友深厚的情谊,即使经历长时间的雨季,友情依然如故。接下来,“交情未曾改,天地忽趋新”强调了友情的持久和春天带来的新鲜气息。

“东风无行迹,佳气满城闉”通过赞美春风无形却充满生机,暗示了春天的到来给城市带来了美好的氛围。“麦苗生陂陇,叹息不食陈”则借麦苗生长表达对新事物的期待,感叹过去陈旧的事物不再适用。

“谁能裹饭来,定是寂寞人”以疑问形式,流露出诗人对知心朋友的思念,认为只有那样的人才能带来心灵的慰藉。“一曲古流水,试拂弦上尘”借古琴之音,寄托对友情的怀念,希望重拾旧日的交流。

最后两句“古木少生意,轮囷卧河滨。惭愧桃与李,相随见阳春”描绘了枯木逢春的场景,诗人感到惭愧,因为连桃李都能在春天焕发生机,而自己却未能及时调整心态,表达了对自我反省和春天活力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稚川

平生万里兴,敛退著寸尺。

向来类窃鈇,少日已争席。

曩过招提饭,惬当易为适。

食鲑如举士,名下无遗索。

谈馀天雨花,茶罢风生腋。

谁言尘土中,有此坐上客。

言前倾许可,胸次开堛塞。

同是蠹鱼痴,还归理编册。

长安千门雪,蟹黄熊有白。

更约载酒行,无为守岑寂。

形式: 古风

次韵廖明略同吴明府白云亭宴集

江静明花竹,山空响管弦。

风生学士麈,云绕令君筵。

百越馀生聚,三吴远接连。

庖霜刀落鲙,执玉酒明船。

叶县飞来舄,壶公谪处天。

酌时多暴谑,舞短更成妍。

唯我孤登览,观诗未究宣。

空馀五字赏,文似两京然。

医是肱三折,官当岁九迁。

老夫看镜罢,衰白敢争先。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江南李后主梦观世音像赞

补陀岩中大慈圣,沧浪石上观生死。

南州么圣师子王,感梦白衣施无畏。

梦回洒笔具光相,照镜还与我面同。

当时若会照镜句,放下江南作閒客。

形式:

竹轩咏雪呈外舅谢师厚并调李彦深

破腊春未融,土膏寒不发。

数声鸣条风,一夜洒窗雪。

开轩万物晓,落势良未歇。

铿铿青琅玕,阅此岁凛冽。

摧埋头抢地,意气终自洁。

君子谓此君,全身斯明哲。

屋头维女贞,额色少泽悦。

稍能窥藩篱,亦有固穷节。

佳兴冉冉生,门外无车辙。

写之朱丝弦,清坐待明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