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其十三)

灵集愧天恩,生□二六人。

法中无气味,石上有功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禅宗祖师菩提达摩所作的《谶》系列之一的第十三首。在诗中,达摩大师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灵集愧天恩”,开篇即以“灵集”自指,表明自己虽蒙受上天的恩赐,却深感惭愧。这既是对自身修为的谦逊自省,也是对佛法之高深莫测的敬畏之情。“天恩”二字,不仅指自然界的赋予,更暗含了佛法的慈悲与恩泽。

“生□二六人”,此处“□”字可能为脱漏或隐去的部分,但整体意象指向的是生命的繁衍与传承。达摩大师在此处强调了生命与佛法之间的联系,暗示了通过修行,众生皆可获得解脱,实现生命的真正意义。

“法中无气味”,这一句直指佛法的本质。达摩大师认为佛法并非外在的物质或感官体验所能触及,而是内在的真理与智慧。这里的“气味”比喻外在的表象或感受,强调了佛法的超然与超越性。

“石上有功勋”,最后两句将佛法的实践比作在石头上刻下功勋,形象地说明了修行者通过不懈努力和实践,最终能在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记,成就不朽的功德。这里的“石”象征着坚定与永恒,寓意着佛法的持久力量和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佛法的真谛与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达摩大师对佛法的独到见解和深厚造诣。

收录诗词(25)

菩提达摩(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谶(其十四)

本是大虫勇,回成师子谈。

官家封马岭,同详三十三。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谶(其十五)

八女出人伦,八个绝婚姻。

圬床添六脚,心祖众中尊。

形式: 古风

谶(其十六)

走戊与朝邻,鹅乌子出身。

二天虽有感,三化寂无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谶(其十七)

说小何曾小,言流又不流。

草若除其首,三四继门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