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其十六)

走戊与朝邻,鹅乌子出身。

二天虽有感,三化寂无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的禅宗祖师菩提达摩之手,名为《谶(其十六)》。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以及世间万物变化的独特见解。

“走戊与朝邻,鹅乌子出身。” 开篇以“走戊”和“朝邻”为引,暗示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转换,随后点明“鹅乌子出身”,以鹅和乌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诞生与成长,同时也蕴含着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二天虽有感,三化寂无尘。”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宇宙变化的理解。“二天”可能暗指阴阳、日月或天地,表达了宇宙间力量的相互作用和感应;“三化”则可能指向事物的生成、发展和消亡三个阶段,强调了生命过程中的无常和变化。而“寂无尘”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纯净无染的精神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超越物质世界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现象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25)

菩提达摩(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谶(其十七)

说小何曾小,言流又不流。

草若除其首,三四继门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谶(其十八)

八月商尊飞有声,巨福来群鸟不惊。

怀抱一鸡来赴会,手把龙蛇在两楹。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谶(其十九)

寄公席帽权时脱,蚊子之虫惭小形。

东海象归披右服,二处蒙恩总不轻。

形式: 古风

谶(其二十)

日月并行君不动,即无冠子上山行。

更惠一峰添翠岫,玉教人识始知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