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通老用渊明独酌韵

纷纷吏民散,遗我以兀然。

悄悄今夕意,鸟影驰隙间。

向来房州谷,采药危得仙。

忽驾太守车,出处宁非天。

何妨暂阅世,谋行要当先。

西斋一壶酒,微雨新秋还。

蛛网闪明晦,叶声饯岁年。

呼儿具纸笔,录我醉中言。

形式: 古风

翻译

官吏百姓纷纷离去,留下我独自一人。
今晚静悄悄的,只有鸟影在缝隙中穿梭。
过去我在房州山谷采药,险些成仙。
忽然间乘坐太守的车,这一切难道不是天意安排?
不妨短暂地看看世间,行动之前必须深思熟虑。
西斋小酌一壶酒,微雨的新秋季节又来临。
蛛网忽明忽暗,落叶声仿佛在告别旧岁迎接新年。
唤来孩子准备好纸笔,记录下我醉后的言语。

注释

纷纷:形容众多、杂乱。
兀然:孤独的样子。
悄悄:寂静无声。
鸟影:鸟儿的影子。
房州谷:地名,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危得仙:险些成仙,可能指采药的经历。
出处:出仕或隐退。
阅世:观察和体验世事。
微雨:细雨。
蛛网:蜘蛛网,象征岁月的痕迹。
叶声:落叶的声音。
呼儿:呼唤孩子。
具:准备。
醉中言:醉后的心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同通老用渊明独酌韵》。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官场纷扰之后的宁静画面,自己在静谧的夜晚独自饮酒,感到超脱与闲适。他回忆起在房州山谷采药的经历,似乎曾有过接近仙道的时刻。接着,诗人感叹命运的转折,突然成为太守,这是否是天意安排,他并未抗拒,而是决定在入世的同时保持清醒,行动之前深思熟虑。

诗人享受着西斋的微雨新秋,欣赏着蛛网闪烁和叶声送别旧岁,这些自然景象增添了诗意。最后,他吩咐仆人准备纸笔,记录下自己在醉中的感悟,流露出一种随性而真实的创作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深沉的人生哲理和洒脱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夙兴

美哉木枕与菅席,无耐当兴戴朝帻。

巷南巷北闻锻声,舍后舍前唯月色。

事国无功端未去,竹舆伊鸦犹昨日。

不见武林城里事,繁华梦觉生荆棘。

成坏由来几古今,乾坤但可著山泽。

西湖已无金碧丽,雨抹晴妆尚娱客。

会当休日一访之,摩挲苍藓慰崖石。

只恐冷泉亭下水,发明白发增叹息。

形式: 古风

岁华

岁华日已凋,飞叶鸣古瓦。

白头倚危槛,高旻覆平野。

遥瞻疏柳林,下有清溪泻。

三春既繁丽,九秋亦潇洒。

平生万事过,所欠茅一把。

山川郁日夕,有抱无与写。

赋诗老不工,开篇咏风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早起

晓寒生木枕,窗白梦难续。

自起开柴扉,空庭立乔木。

濛濛井气上,澹澹天容肃。

尘心忽昭旷,何异居涧谷。

学道审不遥,忍饥差已熟。

皇天赐丰年,菜本如白玉。

一简了百事,狡狯嗤颜歜。

幽鸟行屋山,悠然寄吾目。

形式: 古风

早起

竟夜闻落木,雨歇窗如新。

披衣有忙事,檐前看归云。

初阳上林端,鸦背明纷纷。

我亦迫经课,日计在一晨。

再烧结愿香,稍洗三生勤。

群公持世故,白发到幽人。

幸不识奇字,门绝车马尘。

谁能共此窗,竹影可与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