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所居草树

幽兰晚已秀,新竹直且疏。

朴樕亦巢禽,坳堂自容鱼。

长日肆炎赫,周轩正清虚。

适心不贵多,一亩觉有馀。

理会遣孤笑,兴来味群书。

彼何扰扰尔,我独欣欣欤。

人臣无怀安,吏治犹蘧芦。

幸及三年淹,庶几閒燕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幽兰晚已秀,新竹直且疏”以幽兰和新竹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静美,晚间的兰花绽放,新竹挺拔,疏朗而优雅。接着,“朴樕亦巢禽,坳堂自容鱼”进一步扩展了这一画面,朴樕树上鸟儿栖息,低洼处鱼儿游弋,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场景。

“长日肆炎赫,周轩正清虚”则对比了外界的炎热与诗人居所的清凉,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接下来的“适心不贵多,一亩觉有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简单质朴的追求,认为一亩之地就足以满足心灵的需求,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富足的向往。

“理会遣孤笑,兴来味群书”则展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他在阅读中寻得乐趣,即使在孤独时也能自得其乐。最后,“彼何扰扰尔,我独欣欣欤”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超然态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人臣无怀安,吏治犹蘧芦”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看法,认为作为臣子不应贪图安逸,而应致力于改善吏治,使国家治理更加清明。这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色彩。

“幸及三年淹,庶几閒燕居”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社会事务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铜雀台瓦砚

当时鸳鸯梦,飞入魏宫来。

崇构灭馀香,碧瓦空在哉。

磨砻变新砚,洗刷涤故苔。

但取圭角全,何必琼与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树下二首(其一)

中庭两佳树,密叶如翠帷。

擢干一何高,铺阴被前墀。

清风自翩翻,正昼无炎曦。

拱揖在我前,我常往参之。

隐几旦复暮,卷书坐忘疲。

安知非华屋,聊以庇荫为。

瑶室陨帝辛,璧台丧周姬。

由来灭亡祸,不为草野施。

偃仰更何顾,欣欢方在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树下二首(其二)

召公爱小棠,百岁俾勿拔。

仲尼憩大树,一宿辄已伐。

圣贤岂殊途,人事有穷达。

出处何可常,我身固微末。

上无燕伯遇,下无宋人孽。

从容圣贤间,得此亦已窃。

形式: 古风

庭树

中庭无多树,花尽自成阴。

熏风吹清和,午影还萧森。

上有出谷鸟,间关鸣好音。

下有放言人,寂寞卧机心。

人鸟各相忘,语默不见侵。

吾庐此最好,岂意在山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