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闻雁》由明代诗人侯恪所作,通过对秋风秋雨中雁群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羁旅之愁与思乡之情。全诗以“秋风秋雨雁纷纷”开篇,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雁群的纷飞与秋雨交织,不仅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漂泊与孤独。
“无那羁愁入夜闻”,紧承上句,点明了雁鸣声在夜晚的特别触动人心,这种声音仿佛是诗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羁旅之愁的直接投射,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与感伤之中。
接下来,“不似寒砧声历乱,如将落叶影纷纭”,通过对比,将雁鸣与寒砧声、落叶影进行类比,前者显得更加悠扬、哀婉,后者则充满了自然界的动态美。这样的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盘江路险书难寄,雪苑人归梦易分”,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盘江路险,象征着旅途的艰难;雪苑人归,暗示着离别与思念。书信难寄,表达了诗人与远方亲人沟通的不易;梦易分,则反映了梦境与现实的分离,以及对相聚的渴望。
最后,“老我燕山频见讯,恨无羽翼可同群”,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年岁已高,却仍频繁收到远方的讯息,心中满是遗憾与渴望。恨无羽翼,既是对飞翔自由的向往,也是对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