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寺

飞塔标龙藏,长桥挂虎溪。

五王开壮丽,二梵树菩提。

净土黄金布,香台碧汉齐。

经过初地变,徙倚上方迷。

杖底笼清磬,崖间散御题。

屡疑穷绀宇,复道出丹梯。

天乐蓬莱近,祗林日月低。

水流僧舍下,云起佛堂西。

深愧雕虫技,难同怖鸽栖。

慈灯悬广劫,处处得摩尼。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碧云寺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禅意。诗人以“飞塔标龙藏,长桥挂虎溪”开篇,运用夸张手法,将碧云寺的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五王开壮丽,二梵树菩提”两句,既赞美了寺院的宏伟与庄严,也暗示了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净土黄金布,香台碧汉齐”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辉煌与神圣,金色的净土与碧蓝的天空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而“经过初地变,徙倚上方迷”则通过人物的行进与思考,展现了对佛法的探索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

“杖底笼清磬,崖间散御题”描绘了僧侣修行的场景与帝王的题咏,体现了人间与神界的交融。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对碧云寺的深深敬仰与向往,“屡疑穷绀宇,复道出丹梯”,在赞叹之余,也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情感。

“天乐蓬莱近,祗林日月低”则以天界与人间的对比,突出了碧云寺作为精神寄托之地的独特魅力。最后,“水流僧舍下,云起佛堂西”以自然之景衬托出僧人的生活与修行环境,充满了宁静与祥和的气息。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碧云寺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与宗教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香山寺

往时占紫气,马上看香炉。

不是寻幽到,其如发兴孤。

回标临北极,秀色揽西湖。

树杪诸天出,阶前众壑趋。

花台骞地起,风铎蔽檐呼。

月抱蟾蜍石,星摇舍利珠。

玉毫侵瀑水,金相涌浮屠。

妙偈传从竺,高僧至自胡。

法轮皆帝力,下界复神都。

行幸当年事,人王握大符。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经华严废寺为兵火所烧

往事殊猖獗,诸生坐播迁。

无方超寂灭,有地入烽烟。

境坏秋原上,门空暮雨边。

虚闻金作粟,真见火生莲。

星影疑缨缀,云光学盖悬。

焚身香象泣,照钵烛龙然。

莫辨沉灰劫,犹传噀酒天。

至今馀净土,不复一灯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人日同元美子与公实集子相宅得寒字

年华开此晏,春色又长安。

得日人相劳,披云客共欢。

贴屏皆綵胜,佐酒尚辛盘。

北雁先花发,西山过雪看。

文章投璧尽,心事断金寒。

不但萧朱辈,论交自古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初春(其一)

物色看如昨,愁时独不醒。

春阴含雨白,日气宿霾青。

国士纡三表,王师压二庭。

献俘当祖社,制胜本朝廷。

使者行飞挽,将军议勒铭。

谁怜刘子骏,心事有传经。

形式: 排律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