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十首(其九)

团团规内星,未必明如月。

托迹近北辰,周天无沦没。

老人在南极,地远光不发。

见则寿圣明,愿照高高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翻译

群星围绕在规道上,不一定都明亮如月亮。
它们靠近北极星运行,整夜在天空中不曾沉没。
老人星位于南极方向,因距离遥远光芒不易显现。
若能见到它,象征君主圣明,祈愿光照宫阙高处。

注释

团团:环绕的样子。
规内星:指运行在特定轨道上的星星。
北辰:北极星,常用来比喻帝王或国家的中心。
周天:整个天空,一圈。
沦没:沉没,消失,这里指星星落下或隐没。
老人:指老人星,一颗亮度较高的恒星,位于南天。
南极:地理上的南极方向,也是老人星所在的位置。
寿圣明:长寿而圣明,通常用来祝愿或形容君王。
高高阙:高高的宫阙,代指皇宫或朝廷。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象征意义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真理以及对高尚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开篇“团团规内星,未必明如月。”这里的“团团”形容星辰之多,如同众多规律守护其中的星光,而这些星辉虽繁,却不一定能与明亮的月光相比。这两句可解作诗人对现实世界中的真理和智慧的探寻,尽管有许多规则和法则,但并非所有都能照亮人心。

接着,“托迹近北辰,周天无沦没。”“托迹”意指依附或追随,而“北辰”在古代常象征方向与恒久。诗人表达了对永恒不变真理的向往和追求。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坚定信念的执着,即使是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中,也要像北极星那样坚守自己的方向,不会迷失或沦陷。

“老人在南极,地远光不发。”这里的“老人”可能象征时间或历史,而“南极”则是遥远和隐秘之处。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于古代智者或圣人的景仰,他们虽然身处遥远和人们视野之外,但他们的智慧光芒依然值得追寻。

最后,“见则寿圣明,愿照高高阙。”“寿圣明”指的是长久而又神圣的智慧,而“高高阙”则象征着高远和崇高的境界。诗人表达了当他能够窥见或领悟到那些古老智者的真理时,他希望这种智慧能永恒照亮他的心灵,并引导他达到更高的精神层次。

整首诗通过对星辰、北辰和南极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真理和精神境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永恒不变之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遣兴十首(其十)

河清谅嘉瑞,吾帝真圣人。

时哉不我梦,此时为废民。

光阴本跳踯,功业劳苦辛。

一到江陵郡,三年成去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遣春十首(其一)

晓月笼云影,莺声馀雾中。

暗芳飘露气,轻寒生柳风。

冉冉一趋府,未为劳我躬。

因兹得晨起,但觉情兴隆。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遣春十首(其二)

久雨怜霁景,偶来堤上行。

空濛天色嫩,杳淼江面平。

百草短长出,众禽高下鸣。

春阳各有分,予亦澹无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遣春十首(其三)

镜皎碧潭水,微波粗成文。

烟光垂碧草,琼脉散纤云。

岸柳好阴影,风裾遗垢氛。

悠然送春目,八荒谁与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