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华胥梦断人何处,听得莺啼红树。几点蔷薇香雨,寂寞闲庭户。

暖风不解留花住,片片着人无数。楼上望春归去,芳草迷归路。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翻译

如同华胥一样理想的安乐和平之梦做完了,人在何地?只听得黄莺啼于红树。蔷薇露珠如香雨般滴下,寂寞地进入了闲空的庭院。
温暖的春风不懂得留住花,却将它一片片地吹落到人们身上。楼上人远看着春天快要过去,满地长长的芳草迷了人眼看不见归路。

注释

华胥:用以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也作梦境的代称。
红树:盛开红花之树。
蔷薇:植物名。
解:懂得。
着: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略带感伤的画面。"华胥梦断人何处"开篇即以梦境破碎的意象,暗示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听得莺啼红树"通过莺鸟的鸣叫和红树的色彩,营造出春天的生机与静谧,然而"几点蔷薇香雨"又增添了淡淡的哀愁,因为雨打在蔷薇上,仿佛带着香气的泪水。

"寂寞閒庭户"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庭院空闲,无人来访,只有莺啼和雨声相伴。接下来的"暖风不解留花住"寓意着美好的事物难以挽留,花瓣随风飘落,如同时光流逝。"片片著人无数"进一步描绘花瓣如雪般纷飞,触动人心,引发无尽思绪。

最后两句"楼上望春归去。芳草迷归路"以楼上眺望和芳草遮掩归途,寓言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的追忆,春光虽美,却无法找回失去的人或事,只能在迷茫中感叹时光无情。

总的来说,这首《桃源忆故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生活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荷华媚.荷花

霞苞电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

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

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夭邪无力。

终须放、船儿去,清香深处住,看伊颜色。

形式: 词牌: 荷华媚

占春芳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

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形式: 词牌: 占春芳

一斛珠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西江月.咏梅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

倒绿枝寒凤挂。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

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