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

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笔和主人已离去,现今还有谁能创作新的诗歌。
只留下那挥舞斧头的技艺,去安慰那些失去音律的人。

注释

笔:写作工具,这里指诗人。
逝:去世。
诗:诗歌。
新:新颖,创新。
空遗:空留。
运斤质:比喻高超的技艺或才华。
却吊:安慰,悼念。
断弦人:比喻失去创作能力或失去灵感的人。

鉴赏

此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从这短暂的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书法与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无限留恋。

“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这里,“笔”指的是书法之笔,“子”则是古代乐器之一,如琴、瑟等。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文化艺术的怀念,以及面对当下似乎已经找不到能创作出新的美好诗歌和音乐的人才时所产生的无奈与忧虑。

“空遗运斤质,卻吊断弦人。”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景象。“空遗”意味着只剩下空有其名,“运斤质”则指的是古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这里用来比喻书法艺术;“却吊断弦人”则是对音乐家或乐器的失落,诗人感慨于这些艺术如同断了的琴弦,无人能够继续它们的生命力。

苏轼在这里传达了一种对于文化传承和个人才华流逝的哀愁。他的文字里充满了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力感。这也反映出他个人的处境——在宋代社会中,苏轼经历了政治上的起伏和个人生活的变迁,这些都可能是他产生这些情感的背景。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赵令铄

东坡已报六年穰,惆怅红尘白首郎。

枕上溪山犹可见,门前冠盖已相忘。

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墙。

端向瓮间寻吏部,老来专以醉为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其一)

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

一噫固应号地籁,馀波犹足挂天绅。

买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

莫向百花潭上去,醉翁不见与谁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其二)

滔滔四海我知津,每愧先生植杖芸。

自少多言晚闻道,从今闭口不论文。

滟翻白兽樽中酒,归煮青泥坊底芹。

要识老僧无尽处,床头牛蚁不曾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赵令铄惠酒

神山无石髓,生世悲暂寓。

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

青州老从事,鬲上非所部。

惠然肯见从,知我憎市酤。

开瓶自洗盏,肴核谁与具。

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