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五吟(其二)

老年躯体索温存,安乐窝中别有春。

万事去心闲偃仰,四支由我任舒伸。

庭花盛处凉铺簟,檐雪飞时软布裀。

谁道山翁拙于用,也能康济自家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年迈之躯渴望温暖,安逸的小屋藏着春天的气息。
抛开世事,心静躺卧,四肢随意舒展。
庭院花开繁盛时,凉席铺陈,屋檐雪花飘落,软垫铺地。
谁说山野老翁不善利用,其实也能照顾好自己。

注释

老年:指年纪大的人。
躯体:身体。
索:寻求。
温存:温暖和关怀。
安乐窝: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
别有春:另有一番春天般的乐趣。
万事:所有的事情。
去心:放下心中之事。
闲偃仰:悠闲地躺着或仰望。
四支:四肢。
任舒伸:任由自己舒展。
庭花:庭院中的花朵。
凉铺簟:铺设凉席。
檐雪:屋檐上的雪。
软布裀:柔软的垫子。
山翁:山野的老者。
拙于用:不擅长使用。
康济:帮助,救济。
自家身:自己的身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情景,充满了闲适与自得。首句“老年躯体索温存”表达了对身体温暖的渴望,反映出老年人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在“安乐窝中别有春”一句中,诗人将他的居所比喻为春天般的温暖和宁静,暗示着内心的满足。

接下来,“万事去心闲偃仰”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将世事看淡后的悠闲自在,可以随意躺卧,无拘无束。“四支由我任舒伸”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四肢活动随心所欲。

“庭花盛处凉铺簟,檐雪飞时软布裀”两句通过环境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享受自然之美的情趣,夏日花开时使用竹席纳凉,冬日雪花飘落时则有柔软的垫子保暖,生活情趣盎然。

最后,“谁道山翁拙于用,也能康济自家身”以反问的方式,自我解嘲地说,尽管有人认为他不懂得享受生活,但实际上他自己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使身心康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惬意与自足,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林下五吟(其四)

相招相劝饮流霞,鬓乱秋霜发乱华。

所记莫非前甲子,凡经多是老官家。

共誇今日重孙过,更说当时旧事呀。

言语丁宁有情味,后生无笑太周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林下五吟(其五)

生来未始事田畴,无岁无时长有秋。

随分杯盘俱是乐,等闲池馆便成游。

风花雪月千金子,水竹云山万户侯。

欲俟河清人寿几,两眉能著几多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林下五吟(其三)

有物轻醇号太和,半醺中最得春多。

灵丹换骨还如否,白日升天似得么。

尽快意时仍起舞,到忘言处只讴歌。

宾朋莫怪无拘检,真乐攻心不奈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牧童

随行笠与蓑,未始散天和。

暖戏荒城侧,寒偎古冢阿。

数声牛背笛,一曲陇头歌。

应是无心问,朝廷事若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