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五吟(其五)

生来未始事田畴,无岁无时长有秋。

随分杯盘俱是乐,等闲池馆便成游。

风花雪月千金子,水竹云山万户侯。

欲俟河清人寿几,两眉能著几多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自出生以来从未涉足农田,年年岁岁都如同秋天般丰收。
随便一些宴饮游乐,都是心中的喜悦,寻常的园林就成了游赏之地。
风花雪月是珍贵的享受,如富贵人家的千金公子,水竹云山则是高官显贵的居所。
想要等到黄河水清,人的寿命又能有多少?眉头紧锁,又能承载多少忧愁呢?

注释

田畴:农田。
无岁无时:年年岁岁。
随分:随便、随意。
等闲:寻常、轻易。
千金子:比喻珍贵或富贵。
万户侯:古代指高官显爵,这里比喻富贵人家。
河清:古人认为黄河水清是天下太平的象征,此处指长寿。
人寿几:人的寿命能有多少。
两眉:眉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林下五吟》中的第五首,描绘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田园生活的意境。首句“生来未始事田畴”表达了诗人从未涉足农耕,暗示他并非出身农家。次句“无岁无时长有秋”则强调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能欣赏到秋天的丰收景象,寓意生活常有满足和宁静。

“随分杯盘俱是乐”写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即使是寻常的饮食,也能从中找到乐趣。“等闲池馆便成游”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即使是最普通的园林,也足以让他流连忘返。

“风花雪月千金子,水竹云山万户侯”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风花雪月比作珍贵的财富,水竹云山象征隐逸的生活,暗示诗人视富贵如浮云,更向往自然与精神的富足。

最后两句“欲俟河清人寿几,两眉能著几多愁”以河清人寿的典故,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诗人以自问的方式,暗示自己在这样的世道中,愁绪难以计数,但又不愿过多沉溺于愁苦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邵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深深喜爱。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林下五吟(其三)

有物轻醇号太和,半醺中最得春多。

灵丹换骨还如否,白日升天似得么。

尽快意时仍起舞,到忘言处只讴歌。

宾朋莫怪无拘检,真乐攻心不奈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牧童

随行笠与蓑,未始散天和。

暖戏荒城侧,寒偎古冢阿。

数声牛背笛,一曲陇头歌。

应是无心问,朝廷事若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瓮牖吟

瓮破已甘弃,言收用有方。

用时须藉口,照处便安床。

不假轩窗力,能回日月光。

清平卧其下,自可比羲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知音吟

仲尼始可言无意,孟子方能不动心。

莫向山中寻白玉,但于身上觅黄金。

山中白玉有时得,身上黄金无处寻。

我辈何人敢称会,安知世上无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