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镜》由明代诗人岑徵所作,通过对秋月与镜子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意境。
“当秋似明月”,开篇即以秋夜之月为引,暗喻镜子如同明亮的秋月,静谧而清冷。接着,“负局不曾磨”一句,运用了“负局”这一古代制作铜镜时的工艺术语,形象地表达了镜子虽经年累月却未曾磨损,依然光洁如新,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镜面的永恒。
“一自盘龙铸,娥眉照几多”,这里通过“盘龙铸”这一古代铜镜铸造技艺的描述,以及“娥眉”这一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镜子的美丽与神秘。镜子不仅映照出众多的景物,也仿佛能映照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绪。
“霜花飞扑面,冰井静无波”,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镜子的清冷与静谧。霜花在镜子上轻轻飘落,仿佛是自然界的精灵在镜面上留下了痕迹;而冰井的比喻,则强调了镜子表面的平滑与清澈,如同深藏于地下的寒泉,静默无声。
最后,“憔悴兼衰鬓,分明奈尔何”两句,诗人将自己与镜子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容颜老去的感慨。镜子虽能清晰地反映出人的外貌变化,却无力阻止岁月的无情流逝,这种无奈与哀愁,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秋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镜子的美丽画面,更蕴含了对时间、生命、美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