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先子初增秩,年侵鬓已皤。
念兄今善继,此别喜如何。
亲老家仍困,门衰仕未多。
犹须教儿子,早要中文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为他的兄长送行时所作,表达了对兄长晋升官职的祝贺以及对家庭现状和未来期许的情感。首句“先子初增秩”直接点出兄长职务提升之事,显示出家族的荣耀;“年侵鬓已皤”则通过描绘兄长因岁月流逝而头发斑白,流露出对兄长老去的感慨。
接下来,“念兄今善继”表达对兄长才能的认可和对他继续发扬家族声誉的期待,“此别喜如何”则是对离别的喜悦与担忧交织,体现出兄弟间的深厚感情。诗人接着关注到家庭经济状况,“亲老家仍困”,暗示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兄长此去仕途虽有进展,但家境还需改善。
最后两句“门衰仕未多,犹须教儿子,早要中文科”,诗人提醒兄长在追求仕途的同时,也要注重教育下一代,尤其是要重视中文科的学习,这既是对家族未来的寄望,也是对兄长责任的嘱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兄长的祝福,又有对家庭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庭责任感和对家族兴衰的考量。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复作中年别,仍怀后日忧。
关山遮极目,汴泗只东流。
政好遭频借,诗清得暗投。
会看灵寿杖,扶出富民侯。
青衿曾诵赋,皓首始登门。
意得宁论晚,心交不待言。
向来期北上,可复改南辕。
画地数佳政,丛谈何处村。
治出龙城守,名高水部郎。
清明人共识,风味独难忘。
骨立秦书瘦,须粘桧密香。
烹鲜师老耳,曳尾肯蒙庄。
闻名欣识面,异好有同功。
我亦惭吾子,人谁恕此公。
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
为说任安在,依然一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