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上塔

舍利光存不,回峦试一登。

扪萝云在袜,汲井月随绳。

直拂乌岩坐,狂呼玉几凭。

十年游览兴,今日为君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懋贤在明朝时期游历上塔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句“舍利光存不”,以“舍利”象征佛教圣物,暗含对上塔所在之地宗教氛围的赞叹,同时也引出对光明与精神寄托的思考。接下来,“回峦试一登”则直接点明了登山的主题,表达了诗人探索未知、追求高远的精神状态。

“扪萝云在袜,汲井月随绳”两句,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自然景观。诗人触摸着藤蔓,仿佛云朵触手可及;汲水时,月亮似乎随着绳索一同移动,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直拂乌岩坐,狂呼玉几凭”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顶后的场景。拂去乌黑的岩石,席地而坐,狂呼之际倚靠在玉石般的几案上,既表现了诗人释放内心情感的豪迈,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

最后,“十年游览兴,今日为君乘”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游历经历的回顾与珍惜,以及对眼前这次登山之旅的特别意义。这句话不仅总结了诗人的旅行情怀,也暗示了与友人分享这份喜悦的喜悦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构思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快乐,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

张懋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隐学寺书壁

病骨逢僧健,藤床听佛经。

有鸡方觉旦,无鼓不知更。

树作门墙立,山呈几案清。

昨宵松竹近,频问雨声鸣。

形式: 五言律诗

与前山夜酌

故人小坐阑干外,乱有飞虫触醉颜。

白鹤欲鸣还待月,黑云不动渐疑山。

夜深星火摇天际,露冷霜华宿树间。

欲打僧门问茶信,竹枝深护老禅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西峰寺

雨后青山四面齐,马蹄带过隔溪泥。

花间有鸟因钟起,飞向游人不住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游仙岩寺

危磴风高欲振衣,从来此地到人稀。

身随孤鹤青天近,寺压千峰碧霭飞。

阶下峭岩斜种竹,厓前深洞倒悬扉。

禅堂一夜无生话,回首风尘事事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