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居士情怀爱小春。恰如重会面,旧时人。

东君轻笑又轻颦。如道我,春去却伤心。

青鸟下红巾。瑶池春信早,莫因循。

柳丝黄日牡丹晨。相随逐,春浅到春深。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小重山》,其中蕴含着诗人对春天美好场景的深情描绘和个人情怀。诗人以居士自称,表达了他对于小春时节的喜爱之情,就像是久别重逢的人们一样令人怀念。

"东君轻笑又轻颦"一句,描写了春天的神态,既有温和的笑容,又带着细微的忧愁。这里的“东君”是指掌管春天的神祇,用轻笑与轻颦来形容春日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柔美与诗人对之的感受。

"如道我,春去却伤心"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春天易逝的感慨。春天的美好总是短暂的,当它离去时,难免带来一些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青鸟下红巾。瑶池春信早,莫因循"中,诗人提到了传说中的仙境瑶池和青鸟下凡送信的情景,这里的“春信”指的是春天到来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鼓励人们珍惜时光,不要放过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最后两句"柳丝黄日牡丹晨。相随逐,春浅到春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中提到的“柳丝”、“黄日”和“牡丹晨”,都是春天特有的景象。而“相随逐,春浅到春深”一句,则表达了诗人与春天情感的渐进过程,从浅尝辄止到逐渐深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不断探索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生命易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淡远,是一首抒情性质较强的作品。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

村南北。夜来陡觉霜风急。霜风急。

征途情绪,塞垣消息。佳人独倚琵琶泣。

一江明月空相忆。空相忆。寒衣未絮,荻花狼籍。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水龙吟

当年剪彩垂髫,超然便欲为仙去。

世间俗状,人心狡计,不堪同住。

每坐空山,独临古涧,神闲意寓。

想瀛洲鸡犬,蓬莱猿鹤,应怅望,门前路。

自昔侯王将相,几番成、落花飞絮。

仰天醉眼,兴云妙手,年华迟暮。

长揖烟尘,静朝日月,谁知幽素。

正风清麟背,星垂海角,晓钟初寤。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岁暮书怀

草木自成岁,禽鸟已春声。

仰观俯察,多少宇宙古今情。

遐想炎黄以上,逮至汉唐而下,几个费经营。

巢许有真意,无责自身轻。富与贵,贫与贱,死还生。

方壶岁晚,深感梅蕊向人倾。

造物元来无物,有物还应自造,人意几曾平。

天际识归路,野鹤忽长鸣。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四)怀吴中诸友

孔孟化尘土,秦汉共丘墟。

人间美恶如梦,试看几张书。

还是天一地二,做出朝三暮四,堪笑又堪悲。

谁忆陶元亮,春酒解饥劬。老将至,岁既晏,念春归。

停云亲友南北,何以慰离居。

半郭半村佳处,一竹一花生意,吾亦爱吾庐。

时访前村酒,旋买小溪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