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四)怀吴中诸友

孔孟化尘土,秦汉共丘墟。

人间美恶如梦,试看几张书。

还是天一地二,做出朝三暮四,堪笑又堪悲。

谁忆陶元亮,春酒解饥劬。老将至,岁既晏,念春归。

停云亲友南北,何以慰离居。

半郭半村佳处,一竹一花生意,吾亦爱吾庐。

时访前村酒,旋买小溪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孔子孟子的思想化为尘土,秦朝汉代的辉煌已成为废墟。
人间的善恶如同梦境,翻开几页书卷就能体验。
世界还是天一地二,人们却忙于朝三暮四,这让人既可笑又可悲。
有谁还记得陶渊明,他的春酒能缓解劳苦。岁月渐老,年岁已晚,他想念春天的到来。
亲朋好友散落在南北各地,如何慰藉这离别之苦。
半城半乡村间的美景,一丛竹子一枝花,我深爱我的小屋。
时常去前村买酒,现买小溪里的鱼,生活简单而满足。

注释

尘土:比喻孔子孟子的思想影响力消逝。
丘墟:废墟,形容秦汉时期的遗迹。
美恶:善与恶,指人间的道德标准。
书:书籍,这里指知识和文化。
天一地二: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宇宙。
朝三暮四:比喻变化无常的行为或策略。
陶元亮:即陶渊明,东晋诗人。
饥劬:饥饿劳累。
岁既晏:年岁已晚,指年龄大了。
停云:出自陶渊明诗《停云》,指思念亲友。
离居:分离居住,指亲友分隔两地。
半郭半村:城乡结合部。
生意:生机,活力。
庐:房屋,这里指自己的居所。
时访:时常拜访。
旋买:立刻购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水调歌头·其四》。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朋友和故土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孔孟化尘土,秦汉共丘墟”展现了历史长河中伟大人物与帝国的兴衰成败皆归于尘土的哲理。接下来,“人间美恶如梦,试看几张书”,诗人通过阅读史书来领悟世事无常,美好与邪恶都像梦境般易逝。

中间两句“还是天一地二,做出朝三暮四,堪笑又堪悲”则表达了对宇宙自然规律的认同,同时也感慨于人世间喜怒哀乐的无常。紧接着,“谁忆陶元亮,春酒解饥劬”,诗人提到两位古代文人陶渊明和元好问,以他们的故事来表达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和生活中的简单欢愉。

下半首转向个人情感:“老将至,岁既晏,念春归。”随着年华的增长,对春天的思念也越发浓烈。接着,“停云亲友南北,何以慰离居”则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牵挂和对家乡的留恋。

末尾四句“半郭半村佳处,一竹一花生意,吾亦爱吾庐。时访前村酒,旋买小溪鱼”,描绘了一种恬淡自适的田园生活情景,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安宁和快乐。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态,同时也充满了对朋友、故土和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雪中篘酒,恰得三十六壶,乃酹黄山之神,而歌以侑之

酿秫小春月,取酒雪花晨。

漏壶插破浮蚁,涌起碧鳞鳞。

谁觉东风密至,更带梅香潜入,瓮里净无尘。

一见酒之面,便得酒之心。这番酒,□□□,未及宾。

黄山图就,旧日境界喜重新。

三十六峰云嶂,三十六溪烟水,三十六壶春。

寄语黄山道,我是境中人。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

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

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

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

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

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

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何事有馀哀。

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灰]韵

水调歌头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

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

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

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

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

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

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支]韵

水调歌头(其一)

寄语山阿子,何日出幽篁。

兰衣蕙带,为我独立万寻冈。

头上青天荡荡,足下白云霭霭,和气自悠扬。

一阵东风至,灵雨过南塘。招山鬼,吊河伯,俟东皇。

朱宫紫阙,何事宛在水中央。

长望龙辀雷驾,凭仗箫钟交鼓,宾日出扶桑。

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