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当年剪彩垂髫,超然便欲为仙去。

世间俗状,人心狡计,不堪同住。

每坐空山,独临古涧,神闲意寓。

想瀛洲鸡犬,蓬莱猿鹤,应怅望,门前路。

自昔侯王将相,几番成、落花飞絮。

仰天醉眼,兴云妙手,年华迟暮。

长揖烟尘,静朝日月,谁知幽素。

正风清麟背,星垂海角,晓钟初寤。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当年还是孩童,满头黑发,仿佛想要羽化成仙。
世间纷扰,人心诡诈,难以共处。
常常独自坐在空山,面对古老的溪涧,心境宁静,思绪飘渺。
想象那瀛洲的鸡犬、蓬莱的猿鹤,定会惆怅地望着门前的小路。
自古以来,多少王侯将相,也如落花飞絮般消逝。
抬头望天,醉眼中幻化云彩,岁月已老。
在尘世中深深一拜,静观日月更迭,谁能理解我内心的淡泊。
正当清风拂过龙背,星辰照耀海角,晨钟声中醒来。

注释

垂髫:指儿童未束发时的头发。
超然:超出常人,超脱尘世。
狡计:欺诈之心,阴险计谋。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
蓬莱:又一仙岛名。
长揖:古代的一种礼节,拱手高举过眉,然后放下。
幽素:清静淡泊的生活。
麟背:比喻高贵或尊贵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汪莘的《水龙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仙境的情怀。他在开篇便提到“当年剪彩垂髫”,这是对青春时期美好愿望的回忆,而“超然便欲为仙去”则展现了他渴望解脱尘世,追求高洁自由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世间俗状,人心狡计,不堪同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不满,以及对于复杂人心的鄙视。这种情感驱使他“每坐空山,独临古涧”,选择与自然为伍,以此来净化心灵。

“想瀛洲鸡犬,蓬莱猿鹤,应怅望,门前路”则是诗人对仙界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里的“瀛洲”和“蓬莱”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岛,而“鸡犬”、“猿鹤”则象征着那里和谐宁静的生态环境,诗人通过这种想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自昔侯王将相,几番成、落花飞絮”,此句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于权贵世家兴衰无常的冷漠态度。

“仰天醉眼,兴云妙手,年华迟暮”则是诗人在面对岁月流逝时的自我安慰,他似乎在用自己的艺术创作来与时间赛跑,以此来超越现实中的苍老感。

最后,“长揖烟尘,静朝日月,谁知幽素。正风清麟背,星垂海角,晓钟初寤”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沉醉和宁静,以及对于外在事物的淡然。他似乎已经找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纷扰的心灵寄托,那就是自然的风光和夜空之美。

总体来说,这首《水龙吟》通过诗人的情感流露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于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岁暮书怀

草木自成岁,禽鸟已春声。

仰观俯察,多少宇宙古今情。

遐想炎黄以上,逮至汉唐而下,几个费经营。

巢许有真意,无责自身轻。富与贵,贫与贱,死还生。

方壶岁晚,深感梅蕊向人倾。

造物元来无物,有物还应自造,人意几曾平。

天际识归路,野鹤忽长鸣。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四)怀吴中诸友

孔孟化尘土,秦汉共丘墟。

人间美恶如梦,试看几张书。

还是天一地二,做出朝三暮四,堪笑又堪悲。

谁忆陶元亮,春酒解饥劬。老将至,岁既晏,念春归。

停云亲友南北,何以慰离居。

半郭半村佳处,一竹一花生意,吾亦爱吾庐。

时访前村酒,旋买小溪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雪中篘酒,恰得三十六壶,乃酹黄山之神,而歌以侑之

酿秫小春月,取酒雪花晨。

漏壶插破浮蚁,涌起碧鳞鳞。

谁觉东风密至,更带梅香潜入,瓮里净无尘。

一见酒之面,便得酒之心。这番酒,□□□,未及宾。

黄山图就,旧日境界喜重新。

三十六峰云嶂,三十六溪烟水,三十六壶春。

寄语黄山道,我是境中人。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

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

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

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

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

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

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何事有馀哀。

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