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秋晓(其二)

自古诗人仕不高,伟人底事占诗豪。

同年亲友俱三釜,半壁天倾空二毫。

守我冷官巾与屦,任他巧宦带而袍。

一篇覆瓿生光焰,地下修文想和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自古以来,诗人的地位并不高,为何伟大的人才能成为诗歌的豪杰。
同年的朋友和亲戚们都只有微薄的俸禄,而他却如同天倾一半,才华横溢。
坚守我这清贫的官职,哪怕别人穿着华丽的官服。
他的诗篇犹如照亮罐子的光芒,地下有才子也会向往他的文采,希望能与他比肩。

注释

自古:自古以来。
诗人:写诗的人。
仕:做官。
不高:地位不高。
伟人:伟大的人。
底事:为何。
占:占据。
诗豪:诗歌的豪杰。
同年:同一年。
亲友:朋友和亲戚。
俱:都。
三釜:微薄的俸禄。
半壁:一半天空。
天倾:形容才华出众。
空:空缺。
二毫:极言微小。
守:坚守。
冷官:清贫的官职。
巾与屦:头巾和鞋子,代指清贫生活。
巧宦:精明能干的官员。
带而袍:穿着华丽的官服。
一篇:一首。
覆瓿:盖在罐子上的器物,比喻作品。
生光焰:发出光芒。
地下:去世后。
修文:有才华的文人。
想和陶:向往像陶渊明那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时举所作的挽诗,题目为《挽赵秋晓(其二)》。诗中表达了对赵秋晓这位诗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仕途坎坷的感慨。首句“自古诗人仕不高”指出历史上诗人往往仕途不顺,而赵秋晓也不例外。接着,“伟人底事占诗豪”赞扬了赵秋晓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才华,尽管身处逆境仍能展现出诗人的豪情。

诗中提到“同年亲友俱三釜,半壁天倾空二毫”,暗示赵秋晓的朋友们地位较高,而他却仅得微薄的俸禄,生活艰难,这对比强烈,流露出对他的同情。诗人以“守我冷官巾与屦,任他巧宦带而袍”表达对赵秋晓坚守清贫、淡泊名利的赞赏,即使官职寒微,也无妨其志向高洁。

最后两句“一篇覆瓿生光焰,地下修文想和陶”高度评价赵秋晓的诗才,说他的文章犹如照亮陋室的光芒,即使身故,其文学成就也能与古代文豪陶渊明相提并论。整首诗情感真挚,对赵秋晓的诗才和人品给予了深情的怀念和赞美。

收录诗词(2)

梅时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赵秋晓(其一)

蟾宫年少梦成非,桥梓空分桂一枝。

酒圣诗狂唐太白,笔精墨妙晋羲之。

商山早隔人间世,男子不成天下奇。

闻道宝安埋玉树,一航秋雨寄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却聘

野人不惯服冠裳,散发披襟兴味长。

他日麒麟应有楦,愿留苏武牧羝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千秋岁引.寿女人八月初二

两叶蓂开,千年桃熟,恰近秋期十三日。

寿星辉映福星现,寿山高对城山立。

蕊宫仙,王母宴,瑶池客。齐劝芳樽斟玉液。

齐唱新词翻玉笛。岁岁今朝陪燕集。

荣华富贵长年出,重重锦上花添色。

谢庭兰,燕山桂,登科必。

形式: 词牌: 千秋岁引

水调歌头.寿马守五月十八

五月进农黍,三叶换阶蓂。

不知今夕何夕,嵩岳庆生申。

莲幕泮宫小试,花县二车遍历,所至蔼芳声。

一札颁明诏,千里寄专城。席方温,边报警,塞飞尘。

腹中数万兵甲,笑却狄人兵。

金印明年如斗,黄阁有人引类,阔步到公卿。

遥拜祝椿算,长愿侍枫宸。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