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难忘酒,军功第一高。
还乡随露布,半路授旌旄。
玉柱剥葱手,金章烂椹袍。
此时无一盏,何以骋雄豪。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劝酒十四首》中的第七首,名为《何处难忘酒七首(其五)》,体现了诗人对酒的喜爱和生活情趣。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放与自信,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哀愁。
"何处难忘酒,军功第一高。"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酒的怀念之情,并将其比作军中立下的赫赫战功,显示出一种骄傲和满足感。
"还乡随露布,半路授旌旄。"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归乡的情景,诗人可能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在回到故土的途中接受了荣誉的象征——旌旄,这是一种战功标志。
"玉柱剥葱手,金章烂椹袍。"
这里形容了一位武士或将领的装扮,用玉柱比喻其高贵,剥葱手则显示了力量,而金章烂椹袍更是荣耀和地位的象征。
"此时无一盏,何以骋雄豪。"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失落感——在这样的盛宴之中,却没有酒可饮,这对于热爱酒的人来说是一种遗憾,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豪迈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酒的怀念、战争荣耀和个人装扮的描述,展现了一个英雄豪放却又略带哀愁的情感世界。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何处难忘酒,青门送别多。
敛襟收涕泪,簇马听笙歌。
烟树灞陵岸,风尘长乐坡。
此时无一盏,争奈去留何。
何处难忘酒,逐臣归故园。
赦书逢驿骑,贺客出都门。
半面瘴烟色,满衫乡泪痕。
此时无一盏,何物可招魂。
绿衣整顿双栖起,红觜分明对语时。
始觉琵琶弦莽卤,方知吉了舌参差。
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亦知。
若称白家鹦鹉鸟,笼中兼合解吟诗。
年颜气力渐衰残,王屋中峰欲上难。
顶上将探小有洞,喉中须咽大还丹。
河车九转宜精鍊,火候三年在好看。
他日药成分一粒,与君先去扫天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