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李晋王坟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深切缅怀与感慨。首句“雄名凛凛振沙陀”,以“雄名”开篇,凸显了李晋王在历史上的赫赫威名,其声威足以震撼沙陀之地,展现出一种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概。接着,“为国功深柰老何”一句,将笔触转向了李晋王的生平事迹,强调他为国家所做出的深远贡献,即便面对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弱,这些功绩依然熠熠生辉。
“多少三垂冈上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李晋王的遗憾与悲愤寄托于三垂冈之上。三垂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英雄的哀怨与不甘,这里不仅指出了李晋王个人的遗憾,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英雄末路的普遍感慨。最后,“伶人都进百年歌”一句,通过将李晋王的故事融入到百年的歌唱之中,展现了后人对这位英雄的怀念与敬仰。这种通过艺术形式传承历史人物故事的方式,使得李晋王的形象更加鲜活,其精神得以永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不仅颂扬了李晋王的丰功伟绩,更深刻地探讨了英雄与历史、时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英雄的永恒记忆。它不仅仅是一首悼念之诗,更是对历史、英雄主义以及时间流逝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