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尹以端砚见遗作此谢之

歙珍先数刷丝纹,那料端溪更逸群。

已作退闲今似我,温然自重尚如君。

岂宜禅室埋声价,合在文场著策勋。

忍垢风棂应有梦,梦随笔阵扫烟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李师尹以端砚见遗作此谢之》。诗中以端砚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赠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其品质的赞美。

首联“歙珍先数刷丝纹,那料端溪更逸群”以对比手法,先提到了歙砚的珍贵与独特纹路,再转折到端砚的出类拔萃,暗示端砚不仅在材质上超越了歙砚,在艺术价值上也更为卓越。

颔联“已作退闲今似我,温然自重尚如君”运用拟人化手法,将端砚比作一位退隐的智者,其温润自重的特质与诗人自己相似,表达了对端砚品格的钦佩和自我认同感。

颈联“岂宜禅室埋声价,合在文场著策勋”进一步阐述了端砚的价值所在,认为它不应被局限在禅室中默默无闻,而应该在文坛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立下功勋,彰显其价值。

尾联“忍垢风棂应有梦,梦随笔阵扫烟云”以想象的方式描绘了端砚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如同一位能驱散尘埃、引领创作灵感的神助,其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展现了端砚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端砚的赞美,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谢,也体现了他对艺术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节推安道见过云盖二首(其一)

湘山名与故山齐,寺在沙村断岸西。

系马槐根秋雨歇,倚栏云际暮猿啼。

公宜谈笑光台阁,我合摧颓老涧溪。

袖有新诗如泻出,逼人骏气不容羁。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王节推安道见过云盖二首(其二)

睡起春衫取次披,髻云随从倚栏时。

生憎柳底莺声巧,不分花前日影移。

伊昔笑来忧易老,而今思去恨难追。

林梢悬挂团团日,无语东风玉箸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宿石霜山前庄梦拜普贤像明日到院见壁间画如所梦有作

十幅蛾眉紫翠寒,何人逸想发毫端。

匆惊瑞色云间相,曾向清宵梦里看。

影像不真心自寂,悟迷无隔指空弹。

了然一念非新故,我与群生入正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涌上人乃仁老子也

照人风骨玉颀然,来慰衰途亦自贤。

肝胆秋光磨洞彻,齿牙岳色嚼芳鲜。

应传画里风烟句,更学诗中文字禅。

已作一灯长到晓,定然百衲不知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