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节推安道见过云盖二首(其一)

湘山名与故山齐,寺在沙村断岸西。

系马槐根秋雨歇,倚栏云际暮猿啼。

公宜谈笑光台阁,我合摧颓老涧溪。

袖有新诗如泻出,逼人骏气不容羁。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遇时的场景和情感。

首联“湘山名与故山齐,寺在沙村断岸西”以湘山与故山相提并论,暗示了山的高峻与名声,接着点明了寺庙的位置,位于沙村的断岸之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

颔联“系马槐根秋雨歇,倚栏云际暮猿啼”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秋雨初歇,槐树下马匹静静地等待,而远处的云层之上,暮色中传来猿猴的啼声,这一静一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颈联“公宜谈笑光台阁,我合摧颓老涧溪”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以及自我反思。诗人认为友人应当在高官显位上谈笑风生,而自己却只能在山涧溪流旁老去,暗含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袖有新诗如泻出,逼人骏气不容羁”收束全诗,以“新诗”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才华。新诗如同奔涌而出的泉水,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暗示了他渴望自由、不受束缚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精神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节推安道见过云盖二首(其二)

睡起春衫取次披,髻云随从倚栏时。

生憎柳底莺声巧,不分花前日影移。

伊昔笑来忧易老,而今思去恨难追。

林梢悬挂团团日,无语东风玉箸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宿石霜山前庄梦拜普贤像明日到院见壁间画如所梦有作

十幅蛾眉紫翠寒,何人逸想发毫端。

匆惊瑞色云间相,曾向清宵梦里看。

影像不真心自寂,悟迷无隔指空弹。

了然一念非新故,我与群生入正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涌上人乃仁老子也

照人风骨玉颀然,来慰衰途亦自贤。

肝胆秋光磨洞彻,齿牙岳色嚼芳鲜。

应传画里风烟句,更学诗中文字禅。

已作一灯长到晓,定然百衲不知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道林喜见故人

十年一别今重见,风度依然照映人。

韵胜折松秋露骨,气和寒谷夜生春。

三都君已传名誉,万事吾今付欠伸。

梦境楼钟同此听,独寻陈迹记前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