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的《挽王佥事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切悼念之情,以及对其为官清廉、心系百姓的高尚品德的赞美。
“防江千里险,露冕百城开。” 开篇即以“防江”点出友人生前的官职与职责,江防之重,责任之大,形象地展现了友人作为官员的担当与勇气。“露冕百城开”,则通过描绘友人治理下的百城繁荣景象,赞颂其政绩卓著,惠及民生。
“惠泽洪流远,狂澜劲节回。” 这两句进一步赞扬友人的政绩与人格魅力。惠泽如洪流般深远,不仅指其施政带来的广泛福祉,也暗喻其品德如同劲节之松,坚韧不拔,即使面对狂澜巨变也能保持正直与坚持。
“世情方忌直,天道亦妨才。” 此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现实困境,表达了对友人因坚守正直而遭遇不公的同情与感慨。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世态炎凉中,正直之人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与赏识,甚至可能遭受压制。
“湖雨纷纷送,荆人挽些哀。” 最后两句描绘了友人去世后,人们以湖雨纷飞象征哀思,荆人(古代楚地人民)以哀歌表达悼念之情的场景。这不仅是对友人离世的惋惜,也是对其高尚品德与无私奉献精神的永恒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前事迹的追忆与赞美,以及对其离世后哀思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崇高的道德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友情、忠诚与牺牲的深刻理解与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