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发犍为至泥溪舟中作

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

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

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

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

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

一道鸣迅湍,两边走连峰。

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

烟霭吴楚连,溯沿湖海通。

忆昨在西掖,复曾入南宫。

日出朝圣人,端笏陪群公。

不意今弃置,何由豁心胸。

吾当海上去,且学乘桴翁。

形式: 古风

翻译

日前辞去了官职,乘船返回山东家乡。
清晨从犍为出发,悠然乘着回旋的风。
七月江水涨势大,碧波荡漾满秋空。
又有峨眉山的僧侣,在船上诵读佛经。
夜晚停泊防虎豹,晨行江面鱼龙近。
一路急流轰鸣响,两岸山峰接连行。
猿猴触枝岸花落,鸟鸣使树叶更显重。
烟云雾气吴楚连,逆流而上直至湖海通。
回想往昔在皇宫,也曾踏入南宫门。
日出时分朝见君,手持笏板伴群臣。
未料现今被弃置,何以舒展我心胸。
我应向大海行去,学习乘筏的渔翁。

注释

前日:前几天。
解侯印:卸下官印,指辞去官职。
泛舟:乘船。
山东:此处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非现代行政区域的山东省。
平旦:清晨。
发:出发。
犍为:古地名,位于今四川境内。
逍遥:悠闲自得。
回风:回旋的风。
七月:夏季的第七个月份。
江水大:河水上涨。
沧波:碧绿的波浪。
涨秋空:水位上升,似乎要与秋天的天空相连。
复有:还有。
峨眉僧:来自峨眉山的僧人。
诵经:念诵佛经。
夜泊:夜晚停泊。
防虎豹:防范虎豹等野兽。
朝行:早晨行船。
逼鱼龙:靠近水中鱼龙。
一道:一路上。
鸣迅湍:湍急的水流发出轰鸣声。
两边:河岸两侧。
走连峰:山峰连绵不断,如同在移动。
猿拂岸花落:猿猴攀援时碰落岸边的花朵。
鸟啼檐树重:鸟儿啼叫使得树梢显得更加沉静。
烟霭:烟雾。
吴楚连:吴地和楚地的景色相连,泛指江南美景。
溯沿:逆流而上。
湖海通:直到通达湖泊海洋。
忆昨:回忆昨天,这里指过去的日子。
西掖:唐代门下省的别称,代指朝廷官署。
南宫:古代对皇宫的别称之一。
日出:天亮时。
朝圣人:朝见皇帝。
端笏:恭敬地手持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用于记事或礼仪。
群公:众多官员。
不意:没想到。
今弃置:现在被抛弃不用。
何由:怎能,如何。
豁心胸:开阔心胸,舒畅心情。
吾当:我应当。
海上去:到海边去。
乘桴翁:乘坐木筏的老翁,典故出自《论语》,比喻避世隐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解侯印泛舟归向山东的旅途情景。开篇“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即设定了行程的起点和方向,展现了一种离别往事、追寻自然之美的心境。“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中,“平旦”指清晨,“犍为”可能是地名,“逍遥信回风”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在与宁静。接下来的“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描绘了夏末江水泛滥的壮观,显示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大自然力量的赞叹。

“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一句则引入了一位在船上诵经的僧人,这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加了精神层面的深度。诗人的夜泊与朝行都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进行的,“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中的“防虎豹、逼鱼龙”形象生动,展现了旅途中的险峻与神秘。

随后,“一道鸣迅湍,两边走连峰”描绘了急流和连绵的山峰,这些景象在诗人心中激起层层波澜。接下来的“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则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中动物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生动画面。

“烟霭吴楚连,溯沿湖海通”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美景的向往和对广阔水域的眷恋。最后,“忆昨在西掖,复曾入南宫”回顾了过去的经历,而“日出朝圣人,端笏陪群公”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皇权的尊崇和参与朝政的自豪。

然而,紧接着“不意今弃置,何由豁心胸”一句却流露出一种失落和不甘寂寞的情绪。最后,“吾当海上去,且学乘桴翁”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古代仙侠乘云驾雾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动静结合、情理交织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

不谢古名将,吾知徐太常。

年才三十馀,勇冠西南方。

顷曾策匹马,独出持两鎗。

虏骑无数来,见君不敢当。

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

卿月益清澄,将星转光芒。

复居少城北,遥对岷山阳。

车马日盈门,宾客常满堂。

曲池荫高树,小径穿丛篁。

江鸟飞入帘,山云来到床。

题诗芭蕉滑,对酒棕花香。

诸将射猎时,君在翰墨场。

圣主赏勋业,边城最辉光。

与我情绸缪,相知久芬芳。

忽作万里别,东归三峡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

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

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太乙连太白,两山知几重。

路盘石门窄,匹马行才通。

日西倒山寺,林下逢支公。

昨夜山北时,星星闻此钟。

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

箫声不可闻,此地留遗踪。

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

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风。

夜来闻清磬,月出苍山空。

空山满清光,水树相玲珑。

回廊映密竹,秋殿隐深松。

灯影落前溪,夜宿水声中。

爱兹林峦好,结宇向溪东。

相识唯山僧,邻家一钓翁。

林晚栗初拆,枝寒梨已红。

物幽兴易惬,事胜趣弥浓。

愿谢区中缘,永依金人宫。

寄报乘辇客,簪裾尔何容。

形式: 古风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

急管杂青丝,玉瓶金屈卮。

寒天高堂夜,扑地飞雪时。

贺君关西掾,新绶腰下垂。

白面皇家郎,逸翮青云姿。

明旦之官去,他辰良会稀。

惜别冬夜短,务欢杯行迟。

季女犹自小,老夫未令归。

且看匹马行,不得鸣凤飞。

昔岁到冯翊,人烟接京师。

曾上月楼头,遥见西岳祠。

沙苑逼官舍,莲峰压城池。

多暇或自公,读书复弹棋。

州县信徒劳,云霄亦可期。

应须力为政,聊慰此相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