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亭二十韵

乏才叨八使,徇禄非三顾。

南服颁诏条,东林證迷误。

未闻述职效,偶脱嚣烦趣。

激水浚坳塘,缘崖欹磴步。

西岩焕朝旭,深壑囊宿雾。

影气爽衣巾,凉飔轻杖履。

临高神虑寂,远眺川原布。

孤帆逗汀烟,翻鸦集江树。

独探洞府静,恍若偓佺遇。

一瞬契真宗,百年成妄故。

孱颜石户启,杳霭溪云度。

松籁韵宫商,鸳甍势翔溯。

津梁危彴架,济物虚舟渡。

环流驰羽觞,金英妒妆嫭。

笳吟寒垒迥,鸟噪空山暮。

怅望麋鹿心,低回车马路。

悬冠谢陶令,褫佩怀疏傅。

遐想蜕缨緌,徒惭恤襦裤。

福盈祸之倚,权胜道所恶。

何必栖禅关,无言自冥悟。

形式: 古风

翻译

才疏学浅却忝居高位,为俸禄工作而非因刘备三访而效力。
向南方颁布帝王的诏书,于东林寺中纠正人们的迷惑错误。
没听说有履行职责的成效,偶尔摆脱世俗的纷扰倒是真的。
如急流疏浚低洼池塘,沿着悬崖斜坡小心翼翼地行走。
西山在晨光中闪耀,深谷中还包裹着夜间的雾气。
光影让衣物感觉清新,凉风吹拂着衣襟和手杖。
登高后心情宁静,远望见平原如织。
孤单的船儿触碰水边的烟雾,乌鸦翻飞聚集在江边的树木上。
独自探寻幽静的洞府,恍惚间仿佛遇见了仙人偓佺。
一瞬间领悟了真理,百年尘世成了虚妄的过往。
崎岖的山路石门开启,云雾缭绕溪流之上。
松涛声如同音乐的旋律,屋檐如大雁展翅欲飞。
危险的小桥横跨河流,以谦卑之心帮助他人如同空船过河。
酒杯随着水流传递,金黄的花朵比美人的妆容更引人注目。
胡笳声在寒凉的营垒回响,鸟鸣在空山的黄昏中嘈杂。
心中怅然若失如同迷途的麋鹿,徘徊在归家的路上。
像陶渊明一样挂冠归隐,怀念疏广散尽财物的豁达。
遥想脱去官帽的自由,却惭愧未能照顾好百姓的温饱。
福与祸相互依存,强权往往违背天道。
何必要在禅院中寻求清净,沉默中自然能领悟生命的真谛。

注释

乏才:缺乏才能。
叨:谦辞,表示受到优待。
八使:古代官职,这里泛指高官。
徇禄:追求俸禄。
非三顾:不是因为刘备三次拜访的诚意而效力,比喻非真心邀请。
南服:古代指王畿以外的南方地区。
颁诏条:颁布皇帝的命令或规定。
东林:东林寺,代指佛教圣地。
證迷误:纠正人们的错误认识。
权胜:权力压倒一切。
道所恶:不符合道德的行为。
何必:为什么一定。
栖禅关:住在禅寺中修行。
无言:沉默不语。
自冥悟:自然达到深刻的领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越亭二十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政治理想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山水田园诗。

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如“激水浚坳塘”、“西岩焕朝旭”等,展示了诗人的观察之细腻和笔触之生动。同时,也不乏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如“孱颜石户启”、“怅望麋鹿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丰富,意境深邃,体现了元稹在田园山水诗歌中独特的情怀和才情。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心态,也反映出他对政治清廉的向往,以及面对复杂社会时保持个人操守的坚持。

收录诗词(3)

元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秦中春望

凤楼春望好,宫阙一重重。

上苑雨中树,终南霁后峰。

落花行处遍,佳气晚来浓。

喜见休明代,霓裳蹑道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寄洛中诸姊

旧国经年别,关河万里思。

题诗凭雁翼,望月想蛾眉。

白发愁偏觉,归心梦独知。

谁堪离乱处,掩泪向南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弟兄俱已尽,松柏问何人。

闻道茂陵山水好,碧溪流水有桃源。

赤城峭壁无人到,丹灶芝田有鹤来。

形式:

蓬州野望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

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

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