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台咏怀(其三)

使越何曾计橐资,远游心事楚骚知。

麒麟凤鸟为先戒,翡翠鲸鱼入小诗。

送别五千人槜李,压装三百颗离支。

白云黄竹瑶池路,穆满重来定几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别台咏怀(其三)》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易顺鼎所作。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历史的反思。

首联“使越何曾计橐资,远游心事楚骚知”,以“使越”之事开篇,暗含了诗人出使远方的艰辛与孤独,同时借用了屈原《楚辞》中的“心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颔联“麒麟凤鸟为先戒,翡翠鲸鱼入小诗”,通过“麒麟凤鸟”的象征意义,预示着国家或个人的警示与警醒;而“翡翠鲸鱼”则融入了自然与人文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颈联“送别五千人槜李,压装三百颗离支”,描绘了大规模的送别场景,以及离别时的果实压枝的情景,既体现了离别的沉重与不舍,也蕴含了对友情与离别的深刻思考。

尾联“白云黄竹瑶池路,穆满重来定几时”,以“白云黄竹瑶池”象征仙境般的美好与遥远,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自然景象和情感体验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离别与未来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别台咏怀(其四)

墨绖麻衣岁两更,空悲万里请长缨。

蛮烟瘴雨添行色,海水天风和哭声。

马革死输鸱革死,龙工生胜鸟工生。

虚空已卜年馀到,不向人间更纪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续别台咏怀(其一)

八极神游世界空,寒门熛阙往来中。

东云龙向西云露,南海牛从北海风。

馆问碧蹄平秀吉,城寻赤嵌郑成功。

纷纷蛮触都经眼,莫把英雄溷乃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续别台咏怀(其二)

十二连山拥白银,水晶宫阙与为邻。

鳌腾轴底思掀地,龙入窗中欲攫人。

水立九天云四海,风乘万里日三神。

临渊翻洒垂堂泪,虮虱从何有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续别台咏怀(其三)

走南走北意如狂,冲暑冲寒祗自伤。

春露秋霜悲故国,炎风朔雪感天王。

胭脂坐令输胡地,翡翠何曾赚越装。

总为死生难自了,人间天上两高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