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至永平》。诗中表达了诗人离别国家后,即将抵达永平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首句“去国刚三日”,简洁地描述了诗人离开国家的时间之短,暗示了他内心的急切与期待。接着,“明朝欲到关”一句,将时间推进至次日,预示着诗人即将穿越国境,踏入新的地方,充满了未知与期待。
“故人从此尽,秃鬓自今斑。”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感慨。在离别之际,与他相知相伴的朋友们都已离去,留下的只有岁月的痕迹——“秃鬓自今斑”。这里的“秃鬓”不仅指头发的稀疏,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马恨如风疾,心拚似石顽。”这两句通过马儿的疾行和诗人内心的顽强,展现了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旅程时的复杂情绪。马儿的疾行可能象征着旅途的匆忙与艰辛,而诗人的心却像顽石一样坚定,不愿被外界的困难所动摇,体现了他的坚韧不拔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最后,“低头思二士,一望首阳山。”诗人低头沉思,怀念着两位友人,目光投向远方的首阳山。首阳山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象征着友情与记忆的寄托。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过去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情和深沉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感伤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