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

半掩朱门白日长,晚风轻堕落梅妆。

不知芳草情何限,只怪游人思易伤。

才见早春莺出谷,已惊新夏燕巢梁。

相逢只赖如渑酒,一曲狂歌入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红门半掩,白天显得格外漫长,晚风吹落了梅花的妆容。
不知道芳草的情感有多么深广,只怨游客离别之情容易受伤。
早春时看见黄莺飞出山谷,转眼间就惊觉新夏燕子已在梁上筑巢。
相逢的喜悦只能寄托在美酒之中,一首狂放的歌曲让人沉醉在醉乡。

注释

半掩朱门:红漆大门半开,象征着主人的悠闲或等待。
白日长:白天的时间显得特别长。
梅妆:梅花妆,借指女子的妆容,此处指梅花花瓣被风吹落。
芳草:常用来比喻离愁别绪或绵延不绝的情思。
游人:旅行的人,此处也可指离别之人。
思易伤:思绪容易引发悲伤。
早春莺出谷:早春时节,黄莺离开山谷,象征生机勃勃。
新夏燕巢梁:初夏时燕子在梁上筑巢,象征时间的流逝。
如渑酒:渑酒,古地名,此处指美酒,寓意解忧之物。
狂歌:豪放的歌唱,表达情感的方式。
醉乡:酒醉后的状态,也指陶醉于某种情境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半掩朱门白日长"一句设定了一个悠闲的午后场景,朱门半掩,透出一丝不愿离去的情怀,而白日长则显现出时间的流逝和春光的宝贵。

"晚风轻堕落梅妆"中,晚风轻拂,梅花随之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秘密。这里的“梅妆”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不知芳草情何限"表达了诗人对春日之美无尽的情感,仿佛这些美好的东西能够触动人们最深层次的情怀。而"只怪游人思易伤"则是说这种美好总容易让人产生留恋和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才见早春莺出谷,已惊新夏燕巢梁",通过对早春莺鸟和新夏燕子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飞逝和季节的更迭。这里的“才见”和“已惊”加重了这种感觉,给人一种措手不及之感。

最后两句"相逢只赖如渑酒,一曲狂歌入醉乡"则是诗人表达了在美好时光中与知己相聚,只愿沉浸于欢乐的片刻,不愿面对现实的无常。这里的“如渑酒”形容酒的美味,也象征着友情和生活中的美好;而“一曲狂歌入醉乡”则是诗人希望在这短暂的快乐中忘却一切,寻求心灵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自然美景以及人生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和元秀才别业书事

僻居春事好,水曲乱花阴。

浪过河移岸,雏成鸟别林。

绿钱榆贯重,红障杏篱深。

莫饮宜城酒,愁多醉易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友人

闭门同隐士,不出动经时。

静阅王维画,闲翻褚胤棋。

落泉当户急,残月下窗迟。

却想从来意,谯周亦自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

绿杨城郭雨凄凄,过尽千轮与万蹄。

送我独游三蜀路,羡君新上九霄梯。

马惊门外山如活,花笑尊前客似泥。

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剑门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陆谏议避地寄东阳进退未决见寄

未归天路紫云深,暂驻东阳岁月侵。

入洛声华当世重,闵周章句满朝吟。

开炉夜看黄芽鼎,卧瓮闲欹白玉簪。

读易草玄人不会,忧君心是致君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