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陆谏议避地寄东阳进退未决见寄

未归天路紫云深,暂驻东阳岁月侵。

入洛声华当世重,闵周章句满朝吟。

开炉夜看黄芽鼎,卧瓮闲欹白玉簪。

读易草玄人不会,忧君心是致君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尚未踏上回天的路程,紫云深处遥远无边,暂时停留在东阳,时间已悄悄流逝。
进入洛阳,名声和才华受到当代重视,闵周的诗篇充满了朝廷的吟诵。
夜晚开启炉火观察炼丹的黄芽鼎,闲暇时斜靠在酒瓮旁,手握白玉簪。
研读易经,草创玄学无人能解,忧虑的心意其实是想为君主尽忠心。

注释

未归:没有返回。
天路:指回归朝廷或仙界的路。
紫云深:象征遥远或仙境。
暂驻:暂时停留。
东阳:地名,可能指代诗人所在之地。
入洛:进入洛阳,古代洛阳是文化中心。
声华:名声,声誉。
当世重:被当代看重。
闵周:可能指诗人或学者,具体人物不明,此处代表有才学的人。
章句:诗文,文章。
黄芽鼎:道教炼丹术语,象征炼丹或修炼。
卧瓮:形容闲适的生活状态。
闲欹:闲适地倚靠。
白玉簪:古人头饰,这里可能象征诗人的闲适生活或高洁品质。
读易草玄:研读《易经》,尝试解析深奥的玄学。
人不会:无人能理解。
忧君心:对君主的忧虑之心。
致君心:向君主表达心意,或致力于辅佐君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远离京城的东阳暂时停留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和个人进退未决的矛盾心理。开篇“未归天路紫云深,暂驻东阳岁月侵”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远离故土、时光荏苒的感慨。

接着,“入洛声华当世重,闵周章句满朝吟”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文化传统的尊崇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洛阳是古都,象征着中央政权的繁荣与稳定;“闵周章句”,则表明诗人对于儒家经典的研习和思考,对于朝廷政治的关注。

“开炉夜看黄芽鼎,卧瓮闲欹白玉簪”两句,写出了诗人晚上独处时对炼丹术的探索,以及对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这里既有对道家修炼之术的兴趣,也表现了诗人的清高脱俗。

最后,“读易草玄人不会,忧君心是致君心”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易经》深奥哲理的钻研和困惑,以及内心对君主的忠诚与忧虑。这里“忧君心是致君心”,直接流露出了诗人对君王的忠诚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文化传承、个人修炼以及政治关怀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邃思想,是一篇融合了个人隐退生活与国家大义思考的杰出作品。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

嵇阮相将棹酒船,晚风侵浪水侵舷。

轻如控鲤初离岸,远似乘槎欲上天。

雨外鸟归吴苑树,镜中人入洞庭烟。

凭君不用回舟疾,今夜西江月正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集贤侯学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霁之作

洛岸秋晴夕照长,凤楼龙阙倚清光。

玉泉山净云初散,金谷树多风正凉。

席上客知蓬岛路,坐中寒有柏台霜。

多惭十载游梁士,却伴宾鸿入帝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夜雪泛舟游南溪

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

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

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

去去不知归路远,棹声烟里独呕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夜景

满庭松桂雨馀天,宋玉秋声韵蜀弦。

乌兔不知多事世,星辰长似太平年。

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捣暮烟。

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