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画赞

稽首泗州普照王,曩以宝塔接群品。

塔今败坏成微尘,随意分身无不在。

我观世间有为法,无常迁变同一空。

假饶建塔如恒沙,未有不归幻灭者。

岂惟淮塔有兴废,阿育王造亦非坚。

菩萨应感常现世,不随宝塔俱存亡。

耕雨穫晴长淮风,普为众生作饶益。

我今绘此应感象,常以正念为皈依。

于此员光一寻中,而兴七级浮屠想。

正念皈依无间断,普愿菩萨常感通。

洪钟小大随叩鸣,所求所请皆如意。

形式:

鉴赏

这首宋朝林之奇的《泗州画赞》是一首禅意浓厚的诗,诗人通过对泗州普照王和宝塔的描绘,表达了对世间无常与佛教教义的理解。首句“稽首泗州普照王”是对泗州神祇的敬仰,次句“曩以宝塔接群品”则暗示塔的神圣地位和连接众生的功能。

诗中“塔今败坏成微尘,随意分身无不在”揭示了世间万物包括宝塔在内,终将化为虚无,强调了佛教中的无常观。接下来,“我观世间有为法,无常迁变同一空”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认为一切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

诗人通过“假饶建塔如恒沙,未有不归幻灭者”表达即使建造再多的塔,也无法逃脱消亡的命运。他进而指出,真正的佛法不在于物化的塔,而在菩萨的应感常在,不随物灭。“普为众生作饶益”体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

最后,诗人借“洪钟小大随叩鸣,所求所请皆如意”表达对正念修行的坚持和对普照王及菩萨感应的期盼,希望众生能常持正念,所愿都能如愿以偿。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禅修实践的态度。

收录诗词(19)

林之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后出城马上作

既雨天气佳,微云淡如扫。

欲寻烟际钟,骑马河边草。

紫椹饱黄鹂,人家夏蚕老。

田妇踏缫车,隔篱语音好。

嗟我一何愚,读书浪枯槁。

不及此中人,终年客长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举举媚学子

举举媚学子,居曰不吾知。

知而有不能,无乃失于欺。

不知未为患,不欺浩难期。

咄哉天下怀,何以天下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葛都官南归

不羡新为赤县尹,惟羡暂向江南归。

江南羃羃梅雨时,风帆差差并鸟飞。

罾竿夹岸长若桅,水笼畜鱼鲜且肥。

家在千山古溪上,先应喜鹊噪门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闻徐师川自京师归豫章

九衢尘里无停辀,君居陋巷不出游。

满城恶少弋凫雁,对面故人风马牛。

别后梦寒灯火夜,归来眼冷江湖秋。

冯驩老大食不饱,起视八荒提蒯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