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残雪怀欧阳永叔

穷腊一尺雪,跨春气逾严。

童仆苦病瘃,庭户无与杴。

日消夜复冻,霰积泥相腌。

懒出独怀远,何由寄江帆。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寒冬腊月降下厚厚的雪,春天的气息反而更加严峻。
童仆们因寒冷而手脚生疮,家中庭院没有工具可用。
白天太阳融化冰雪,夜晚又结成冰霜,积雪和泥泞混在一起。
我懒得出门,独自思念远方,但怎样才能把这份思念寄托给江上的船帆呢?

注释

穷腊:寒冬腊月。
逾严:更加严峻。
瘃:冻疮。
杴:农具,这里指铲子或锄头。
日消:白天融化。
冻:冻结。
霰:雪珠。
腌:混杂,浸泡。
懒出:懒得出门。
怀远:思念远方的人。
何由:怎样。
江帆:江上的船帆,象征远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对残雪怀欧阳永叔》,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之情。首句"穷腊一尺雪",形象地写出岁末时节大雪纷飞,积雪之厚;"跨春气逾严"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却未能带来温暖,反而更加寒冷。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仆人因严寒而病痛,庭院中无人可用工具铲雪的困境,"童仆苦病瘃,庭户无与杴"。

诗人感到孤独,不愿外出,只能独自怀念远方的朋友欧阳永叔,却无法通过江面的船只传递思念,"懒出独怀远,何由寄江帆"。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冬日生活的艰难困苦,展现了宋诗的细腻情感与生活实感。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平山堂杂言

芜城之北大明寺,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

欧阳公经始曰平山,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

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已胜谢朓龊龊远视于一窗。

亦笑炀帝造楼摘星放萤火,锦帆落樯旗建杠。

我今乃来偶同二三友,得句欲霜钟撞。

却思公之文字世莫双,举酒一使长咽慢肌高揭鼓笛腔,万古有作心胸降。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平山堂留题

蜀冈莽苍临大邦,雄雄太守驻旌幢。

相基树楹气势厖,千山飞影横过江。

峰峤俯仰如奔降,雷塘坡小鸂鶒双。

陆羽井苔黏瓦缸,煎铛泻鼎声淙淙。

雨牙鸟爪不易得,碾雪恨无居士庞。

已见宣城谢公陋,吟看远岫通高窗。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其三)

高广五寸棺,埋此千岁恨。

至爱割难断,刚性挫以钝。

泪伤染衣班,花惜落蒂嫩。

天地既许生,生之何遽困。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其二)

蓓蕾树上花,莹絜昔婴女。

春风不长久,吹落便归土。

娇爱命亦然,苍天不知苦。

慈母眼中血,未乾同两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