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浦谣

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形式: 古风

翻译

每划一下桨时就发出轧轧的轻响,船下小溪水波荡漾。吴苑东边那荒芜的绿野上,烟雾漫地而起。
水流清澈见底,美丽的莲花和娇媚的人脸两两相对,水平如镜,清清水里映出了那因愁而红的脸。
在那岸边的大堤上骑着白马手持金鞭的少年啊,太阳即将西下已近黄昏,西江可是风浪很大的呀。
看那片荷叶上沾着一滴露珠,就好似骊珠一样,虽然这露珠不是真圆,但它也在那里摇摆晃荡着。

注释

鸣桡:谓开船。
轧轧:象声词。
溶溶:水流盛大貌。
废绿:荒芜的绿野。
平烟:谓漫地而起的烟雾。
吴苑:即长洲苑,吴王之苑。
两相向:指女子和水中莲花两相对。
镜:指清澈的水面。
金鞭:一作“金鞍”。
西江:唐人多称长江中下游为西江。
此指南京市西的一段长江。
骊珠:宝珠。
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
摇荡:摇摆晃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特有的情感和意境。

“鸣桡轧轧溪溶溶”一句,以声响形容溪流的潺潺之音,给人以动听之感。接着,“废绿平烟吴苑东”则描绘了一片荒废但依旧翠绿的草原,烟霭缥渺之中,隐约可见吴苑的轮廓,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意境。

“水清莲媚两相向”一句,通过对荷花和水面清澈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生命力的美好。紧接着,“镜里见愁愁更红”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之情,仿佛在荷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情感波动。

“白马金鞭大堤上”一句,以豪迈之笔触描绘了一骑白马、持金鞭的人物形象,在高大的堤岸上驻足,显得威风凛凛。紧随其后,“西江日夕多风浪”则转换了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幻。

最后两句“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以精致的笔触描绘荷花中心的露珠,如同珍贵的骊珠。即使不是完美的圆形,也在轻柔的摇曳中显得生机勃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风光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郭处士击瓯歌

佶栗金虬石潭古,勺陂潋滟幽脩语。

湘君宝马上神云,碎佩丛铃满烟雨。

吾闻三十六宫花离离,软风吹春星斗稀。

玉晨冷磬破昏梦,天露未乾香著衣。

兰钗委坠垂云发,小响丁当逐回雪。

晴碧烟滋重叠山,罗屏半掩桃花月。

太平天子驻云车,龙炉勃郁双蟠拿。

宫中近臣抱扇立,侍女低鬟落翠花。

乱珠触续正跳荡,倾头不觉金乌斜。

我亦为君长叹息,缄情远寄愁无色。

莫沾香梦绿杨丝,千里春风正无力。

形式: 古风

堂堂曲

钱唐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

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

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

一曲堂堂红烛筵,长鲸泻酒如飞泉。

形式: 古风

寄山中人

月中一双鹤,石上千尺松。

素琴入爽籁,山酒和春容。

幽瀑有时断,片云无所从。

何事苏门生,携手东南峰。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常林欢歌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秾桑绕舍麦如尾,幽轧鸣机双燕巢。

马声特特荆门道,蛮水扬光色如草。

锦荐金炉梦正长,东家咿喔鸡鸣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