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十日

寂寞馀红点翠衣,晓风捲尽絮花飞。

避人黄鸟远山去,背我青春此日归。

倦舞柳条犹作意,侵阶芳草不知非。

老无年少寻芳恨,一榻清风展翠帷。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孤独的余晖映照在翠绿的衣服上,拂晓的微风吹散了柳絮花飞舞。
躲开人群的黄鸟飞向远方的山峦,背对着我,青春的日子就此远离。
疲惫的舞动着柳枝似乎仍有情意,阶前的青草却浑然不觉自己的错误。
年老之人没有年轻人寻找春光的遗憾,独自享受着清风中展开的翠色帷帘。

注释

寂寞:孤独。
馀红:剩余的晚霞。
点翠衣:点缀在绿色衣服上。
晓风:早晨的微风。
捲尽:吹散。
絮花:柳絮花。
避人:避开人群。
黄鸟:黄莺。
远山去:飞向远方的山。
青春:青春的时光。
归:离去。
倦舞:疲倦的舞蹈。
柳条:柳树的枝条。
犹作意:仍然有意。
侵阶芳草:阶前的青草。
老无:年老没有。
寻芳恨:寻找春光的遗憾。
清风:清凉的风。
展翠帷:展开翠色的帷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独自徜徉的画面。开篇“寂寞馀红点翠衣,晓风捲尽絮花飞”两句,通过对衣衫上的红色斑驳和晨风中纷飞的絮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接下来的“避人黄鸟远山去,背我青春此日归”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青春的无奈和逃离世俗纷扰的心情。

中间两句“倦舞柳条犹作意,侵阶芳草不知非”,诗人通过柳枝上的舞蹈与庭院里的芳草,传递出一种放松与自然融合的情感。这里的“倦舞”可能是指春风过后柳枝依旧摆动的样子,而“犹作意”则是说柳条似乎还在回味那逝去的风情;“侵阶芳草不知非”则是在形容庭院里的花草随着季节的变化自然而然地生长,带有一种对生命流转的接受与顺应。

末尾两句“老无年少寻芳恨,一榻清风展翠帷”,诗人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以及在安静的氛围中享受清风的闲适。这里的“老无年少”可能是在反思时光流转,自己已不再是年轻时那般追逐花开的岁月;而“寻芳恨”则是对过去未能如愿所求的遗憾之情;最后,“一榻清风展翠帷”则描绘了诗人在安静的室内,享受着清新的春风,拉开窗帘,欣赏外面花开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与个人情感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场景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笑鸟

夜闻慨欬如老翁,若悲若啸空山中。

老妻幼子疑问我,此名何物来何从。

我知此物不常有,岂解招祥宜报咎。

狐鸣枭噪殆所传,惟祝停声声转久。

明朝问人此何鸟,僧言此鸟名大笑。

幸灾乐祸撼主人,侥倖前知非善告。

我闻此语益悽然,我从坎壈今有年。

若徒报祸未报死,子之告我何迁延。

异时白骨满城郭,此时子笑何人前。

昔年长沙贾太傅,鵩鸟飞鸣告其故。

滔滔宇宙鵩安知,应怪达人任来去。

窗前灵鹊人乐闻,谷莺上下长和鸣。

汝曾不效乃效此,汝性险远知难更。

汝其更笑我自娱,取酒与尔同歌呼。

形式: 古风

子楚持小甑中实以物饷予啖之如芋而味胜曰此黄独也野人得之故以分遗因感少陵诗率然有作

君不见野人谋食搜山谷,不似输钱买金粟。

蘼薇细琐俱见情,岂有灵根不收录。

少陵饥走遍九州,命寄长镵生事足。

早知雪盛又无苗,拟欲诛求已皲瘃。

先生蔬食亦易饥,意感邻夫荷斤斸。

仅同冠芋又隐藏,远胜凫茈适疏缛。

痴儿且食惊未见,便欲负锄自捃挶。

人生留滞诚可怜,坐使百忧宽湿束。

烦君转寄与殷勤,晚食何时饱颜蠋。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子楚以二酒合而为一且效洞庭春色以诗叙其事因奉酬

世间百味俱有正,偶失酸咸俱一病。

须知论酒如论才,软美悦人严太劲。

韩青居士贵调和,田窦醉时籍福胜。

寂然二物俱有光,物外洞庭容借香。

共谈已造名理窟,一鞭亟入亡何乡。

了知此处有真趣,再听牖下鸣糟床。

形式: 古风

子楚煮雪水瀹团茶乃举陶翰林语以诗见戏不敢不酬

平生何居士,一壑清江濆。

达观真大士,独往乃声闻。

我亦策蹇步,不甘子绝群。

追逐到灭景,回视嗟纷纭。

今朝玉府开,群仙剪瑶裙。

迷空散天花,万叠屯寒云。

赏心会两遂,百忧销一焚。

双凤已鸣似,神椎抗孤军。

更看阴沴尽,高檐挂晴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