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翻译

馆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人摇动马缰,赶马行路。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就像那春江之水连绵不断。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泪水滴落面庞,登上高楼凭栏远望也难解难心中愁情。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注释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
薰,香气侵袭。
征辔: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
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
芜,草地。

鉴赏

这首《踏莎行》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画面展现了离别之苦。词的开篇“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梅花凋零,柳树新绿,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主人公的离别。接下来,“草薰风暖摇征辔”进一步渲染了温暖而略带感伤的氛围,行人的马匹在和煦的春风中轻轻摇晃,象征着旅程的开始。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是词眼所在,以春水比喻离愁,形象地表达了离别后愁绪的绵长和无尽,如同江河般滔滔不绝。接下来,“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柔肠寸断,泪水盈眶,显示出情感的深切。

“楼高莫近危栏倚”一句劝慰女子不要登高望远,以免触景生情,加重离愁。最后两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以景结情,春山之外还有行人,暗示了离人远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空旷而深远的孤独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离别时的哀婉与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慢

独自上孤舟。倚危樯目断。难成暮雨,更朝云散。

凉劲残叶乱。新月照、澄波浅。

今夜里,厌厌离绪难销遣。

强来就枕,灯残漏永,合相思眼。分明梦见如花面。

依前是、旧庭院。新月照,罗幕挂,珠帘卷。

渐向晓,脉然睡觉如天远。

形式:

醉蓬莱

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

红药阑边,恼不教伊过。

半掩娇羞,语声低颤,问道有人知么。

强整罗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

更问假如,事还成后,乱了云鬟,被娘猜破。

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

更为娘行,有些针线,诮未曾收啰。

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喜迁莺

梅谢粉,柳拖金,香满旧园林。

养花天气半晴阴,花好却愁深。

花无数,愁无数,花好却愁春去。

戴花持酒祝东风,千万莫匆匆。

形式: 词牌: 喜迁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