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
红药阑边,恼不教伊过。
半掩娇羞,语声低颤,问道有人知么。
强整罗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
更问假如,事还成后,乱了云鬟,被娘猜破。
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
更为娘行,有些针线,诮未曾收啰。
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含羞带怯的动人场景。"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寥寥数句便勾勒出女子如花似玉的容貌和曼妙的身姿。她站在红药阑边,因害怕被人发现而不愿前行,"恼不教伊过",流露出她的娇羞与紧张。
接着,女子半遮面庞,声音低沉颤抖地询问是否有人察觉。她试图掩饰,"强整罗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表现出她的天真与矜持。在进一步的想象中,她担心若事情败露,会被母亲识破,"乱了云鬟,被娘猜破",显示出对未来的担忧。
面对可能的后果,女子决定暂时回家,"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并暗示对方也应谨慎。她为母亲留下借口,"更为娘行,有些针线,诮未曾收啰",巧妙地为自己找个离开的理由。
最后,她许诺待夜深人静时,在庭花影下再次悄悄来访,"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留下了一丝神秘与期待。整首词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女子微妙的情感变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不详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梅谢粉,柳拖金,香满旧园林。
养花天气半晴阴,花好却愁深。
花无数,愁无数,花好却愁春去。
戴花持酒祝东风,千万莫匆匆。
屏里金炉帐外灯。掩春睡腾腾。绿云堆枕乱鬅鬙。
犹依约、那回曾。人生少有,相怜到老,宁不被天憎。
而今前事总无凭。空赢得、瘦棱棱。
风摆红藤卷绣帘。宝鉴慵拈。日高梳洗几时忺。
金盆水、弄纤纤。髻云谩亸残花淡,和娇媚、瘦岩岩。
离情更被宿酲兼。空惹得、病厌厌。
学画宫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
只知一笑能倾国,不信相看有断肠。
双黄鹄,两鸳鸯。迢迢云水恨难忘。
早知今日长相忆,不及从初莫作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