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书床镜槛,记相连斜桷。惯见修蛾远山学。

倩青腰受简,素女开图,才凝盼,一线灵犀先觉。

新来窥宋玉,不用登墙,近在蛛丝画屏角。

见了乍惊回,点屐声频,分明睹翠帷低擢。

旋手揭,流苏近前看,又何处迷藏,者般难捉。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词人朱彝尊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闺房内的温馨画面。词中以书床和镜槛为背景,展现了女子在窗边读书的场景,她专注地学习着,仿佛蛾眉仿照远山之形。她的纤细身姿由“青腰”一词生动展现,手中的竹简象征着知识与智慧。

接着,词人通过比喻,将女子与宋玉的距离比作蜘蛛丝般细微,暗示她近在咫尺却又难以触及。当来访者突然出现,女子惊讶之余,轻轻的脚步声和翠帷的移动都清晰可闻。她急忙掀起帘幕,流苏摇曳,寻找着访客的踪迹,却仿佛在玩一场捉迷藏的游戏。

整首词语言细腻,情感含蓄,通过对闺中女子日常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微妙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感受,体现了清代词作的婉约之美。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

仲冬二七,算良期须果。若再沉吟甚时可。

况熏炉渐冷,窗烛都灰,难道又各自抱衾闲坐。

银湾桥已就,冉冉行云,明月怀中半霄堕,归去忒匆匆,软语丁宁,第一怕,袜罗尘涴。

料消息青鸾定应知,也莫说今番,不曾真个。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

谢娘春晓,借贫家螺黛。须拗花枝与伊戴。

傍妆台,见了已慰相思。原不分,云母船窗同载。

丛祠灯火下,暗祝心期,众里分明并侬拜。

尽说比肩人,目送登舻,香渐辣晚风罗带。

信柔橹,呕哑拨鱼衣,分燕尾溪流,赤栏桥外。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

花糕九日,缀蛮王狮子。圆菊金铃鬓边媚。

向闲房密约,三五须来,也不用青雀先期飞至。

恩深容易怨,释怨成欢,浓笑怀中露深意,得个五湖船,雉妇渔师,算随处可称乡思。

笑恁若伊借人看,留市上金钱,尽赢家计。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

韶光最好,甚眉峰长聚。相劝乘船漾南浦。

盼海棠簪后插到荼蘼,同梦里又是楝花风雨。

桥东芳草岸,胜乐游原,勾队争看小蛮舞。

雀舫曳疏帘,蛛网浮杯,但日日鸾箫吹度。

听唱遍青春蓦山溪,待拆了歌台,放伊归去。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