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印先辈及第后献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

成名郊外掩柴扉,树影蝉声共息机。

积雨暗封青藓径,好风轻透白莎衣。

嘉鱼始赋人争诵,荆玉频收国自肥。

独坐公厅正烦暑,喜吟新咏见玄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在成名的地方门外隐藏着柴门,树影和蝉鸣共享宁静的时刻。
连绵的雨水悄悄覆盖着长满青苔的小路,清风轻轻穿透白色的莎草衣裳。
美味的鱼开始被人们赞美,国家频繁收获像荆玉一样的宝贵资源而富饶。
独自坐在官署中,暑热让人烦恼,欣喜于吟诵新诗中发现深奥的道理。

注释

成名:指诗人成名的地方。
掩柴扉:关闭简陋的木门。
树影:树的影子。
蝉声:蝉鸣的声音。
息机:静谧的气氛。
积雨:连续下雨。
青藓径:长满青苔的小路。
轻透:轻轻穿透。
白莎衣:白色的莎草编的衣服。
嘉鱼:美味的鱼,比喻美好的事物。
人争诵:人们争相传颂。
荆玉:比喻珍贵的资源。
国自肥:国家因此富强。
公厅:官署或公共大厅。
烦暑:炎热的暑气。
玄微:深奥微妙的道理。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郊外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成名郊外掩柴扉"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背景,是在一个远离喧嚣的郊区之中,诗人似乎已经功成名就,而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树影蝉声共息机"则描绘出夏日宁静的景象,树荫下蝉鸣相伴,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

接下来的两句"积雨暗封青藓径,好风轻透白莎衣"进一步渲染了这个环境,细雨后的湿润小路被苔藓覆盖,微风拂过轻薄的丝绸衣物,都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细微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至于"嘉鱼始赋人争诵,荆玉频收国自肥"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一种隐晦表达。嘉鱼比喻上等的文学作品或文化成就,而人们争相传诵;而“荆玉”则可能指代某些珍贵之物,频繁收藏以彰显国家的富饶。

最后两句"独坐公厅正烦暑,喜吟新咏见玄微"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日独自坐在官府的大厅中,却因为创作出新的诗歌而感到愉悦。"喜吟新咏"显示了诗人的创作热情,而"见玄微"则可能指代诗人通过艺术创作捕捉到了某种深奥的哲理或宇宙之谜。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的某些侧面。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过金舅氏五柳园旧居

红土山前柳色深,几年悽怆在江浔。

养花天气春寒浅,易主亭台往事沈。

瘴雨蛮烟悲宦况,蛛丝蜗篆尚庭阴。

回思赌墅围棋日,寂莫羊昙泪满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江州江中丞见寄

贾傅南迁久,江关道路遥。

北来空见雁,西去不如潮。

鼠穴依城社,鸿飞在泬寥。

高低各有处,不拟更相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和江西萧少卿见寄二首(其一)

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纪穷通聚散三。

老去何妨从笑傲,病来看欲懒朝参。

离肠似线常忧断,世态如汤不可探。

珍重加餐省思虑,时时斟酒压山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和江西萧少卿见寄二首(其二)

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金印不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

卷舒由我真齐物,忧喜忘心即养神。

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