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纪穷通聚散三。
老去何妨从笑傲,病来看欲懒朝参。
离肠似线常忧断,世态如汤不可探。
珍重加餐省思虑,时时斟酒压山岚。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情深厚与时事忧虑的诗篇。开头“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纪穷通聚散三”两句,通过比喻失羊的岐路和司南的故事,表达了对于过去时光和朋友聚会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惜。诗人将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表达了时光流逝、友谊聚散的无常。
“老去何妨从笑傲,病来看欲懒朝参”两句,则表现出面对老龄和疾病时的豁达与超脱。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到了老年,也没有什么好羞愧的,反而可以坦然面对;即便生病,也不愿意早早起来参与世俗的纷争。
“离肠似线常忧断,世态如汤不可探”两句,用了“肠断”和“世态如汤”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忧虑和对世事复杂性的深刻体悟。诗人感慨于人际关系的脆弱,以及社会现实的不可捉摸。
最后,“珍重加餐省思虑,时时斟酒压山岚”两句,表达了诗人珍惜每一次的聚会与饮食,减少不必要的思虑,同时也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如品酒,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压抑那些如山岚般重重叠叠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和时光的反思,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面对生活苦恼时的豁达态度,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人生智慧。
不详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金印不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
卷舒由我真齐物,忧喜忘心即养神。
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
溪路向还背,前山高复重。
纷披红叶树,间斗白云峰。
尽日慵移棹,何年醉倚松。
自知闲未得,不敢笑周颙。
忆共庭兰倚砌栽,柔条轻吹独依隈。
自知佳节终堪赏,为惜流光未忍开。
采撷也须盈掌握,馨香还解满尊罍。
今朝旬假犹无事,更好登临汎一杯。
去国离群掷岁华,病容憔悴愧丹砂。
溪连舍下衣长润,山带城边日易斜。
几处垂钩依野岸,有时披褐到邻家。
故人书札频相慰,谁道西京道路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