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漠漠昼烟披,纵横见渔艇。
轻桡上急水,或与飞鸿并。
鱼大钓丝微,牵随碧潭迥。
向晚得志归,浩歌山月静。
这首诗描绘的是淮河上的渔夫生活场景。"漠漠昼烟披"写出了白天水面轻雾缭绕的宁静氛围。"纵横见渔艇"展现出渔舟在湖面上穿梭自如的动态画面。"轻桡上急水,或与飞鸿并"进一步描绘了渔夫驾船疾行,有时与翱翔的鸿雁相映成趣的生动景象。
"鱼大钓丝微,牵随碧潭迥"细腻地描绘了钓鱼的情景,鱼儿虽大,但钓线却轻细,暗示了渔夫的技巧和对自然的敬畏。"向晚得志归,浩歌山月静"则描绘了渔夫傍晚满载而归,歌声在寂静的山月下回荡,透露出一种满足与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通过渔夫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淮河畔的田园风光和渔民的闲适生活,富有诗意和画面感。梅尧臣的诗歌风格质朴自然,此诗正是其清新淡雅之风的体现。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野雁不知数,翳然川上鸣。
曾无设罗意,空自见船惊。
渺渺拍波去,纷纷孤屿盈。
苦寒非塞外,霜落夜淮清。
轻舟晚投处,聒聒渚禽嘶。
橡子随薪束,蔬科带土携。
岸幽云满石,潮落蚌生泥。
客思无憀极,唯将鲁酒迷。
暗开淮水平,远见孤城出。
出舟问舟子,遽对那能悉。
始闻庄生台,还想观鱼日。
果得真隐心,鱼鸟情非密。
宿云未全敛,微雨入船疏。
问伴失前后,暝行随疾徐。
相亲沙上雁,自乐水中鱼。
亭午日光透,远分林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