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学振宗风,亦循吏亦儒林,高密师承从汉末;
边陲沾化雨,知文章知道德,管宁遗爱满辽东。
这首诗以对联的形式,高度概括了王树楠先生在学术与官场的卓越成就,以及其深远的影响。上联“北学振宗风,亦循吏亦儒林,高密师承从汉末”赞扬了王树楠在学术上的贡献,特别是他在北方学术界的影响力,既遵循为官之道,又深植儒家思想,其学术传承可追溯至汉末,显示了深厚的历史根基和学术渊源。
下联“边陲沾化雨,知文章知道德,管宁遗爱满辽东”则进一步描述了王树楠在边疆地区的贡献,他的教化如同春雨滋润万物,不仅关注文章之学,更注重道德修养,使得管宁(三国时期著名学者)的遗爱遍布辽东地区,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和人民的深切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王树楠在学术与官场的双重角色,以及他对于后世的深远影响,是对王树楠先生一生功绩的高度肯定和深情缅怀。
不详
烽火忆辽东,叹皂帽相从,举酒祇谈风月好;
山河恸宗国,感蒲轮无恙,序诗许我性情多。
餐秋菊之落英,樽洒偶然成万古;
览遗文而流涕,江山无限看残棋。
处天下之至难,行乎若素;
后百世而尚论,文如其人。
六十载相依为命,悠悠日月数昭阳,可怜斑竹共招魂,草间尚有遗臣,欲吊湘君惟涕泪;
廿四年到处无家,历历兴亡见天宝,此后苍梧同伏腊,地下若逢先帝,寄言龙种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