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学士河东转运

重持使者节,北上太行行。

未注螭头笔,来赒塞下兵。

朱轓邦伯至,黄绶县官迎。

腊雪临关密,宵烽出堠明。

山川壮汾晋,戎马说幽并。

此地多才俊,其人不易轻。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送李学士河东转运》描绘了送别友人李学士前往河东转运司任职的情景。首句“重持使者节,北上太行行”表达了对李学士重任在肩、远赴边关的敬佩与祝愿,显示出他的使命重大和决心坚定。

“未注螭头笔,来赒塞下兵”暗示了李学士将要以公正无私的态度,用他的智慧和才能去救济边疆的士兵,体现了他的仁政情怀。

“朱轓邦伯至,黄绶县官迎”通过描绘地方官员的热烈欢迎,展现了李学士地位的尊崇以及当地对他到来的期待。

“腊雪临关密,宵烽出堠明”则描绘了冬季边关的景象,严寒中烽火传递着警戒,显示出边防的紧张气氛。

“山川壮汾晋,戎马说幽并”进一步赞美了河东地区雄壮的山川和悠久的战事历史,暗示了李学士将面临的挑战。

最后两句“此地多才俊,其人不易轻”是对李学士的期许,希望他在人才辈出之地能展现出非凡的能力,不被轻易低估。

整首诗以送行为线索,通过描绘环境和人物,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边关治理的深沉思考,展现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事的关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李密学赴亳州

倦输关内粟,遂请颍川符。

治绩可称最,士民将以苏。

谯都君命重,苦县祖风殊。

仙桧留阴在,甘棠即化敷。

行舟通远水,候骑溢长衢。

他日人怀望,烟云自满湖。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送李殿丞通判蜀州

尝闻蜀国海棠盛,因送李侯宜有诗。

日爱西湖照空锦,醉看春雨洗燕脂。

郡无公事中园乐,民喜群邀匝树窥。

望帝鸟啼空有血,相如人恨不同时。

最鲜深浅非有染,解赋才华未得知。

闻说赵昌今已老,试教图画两三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

才业人终服,聪明帝所闻。

来希段干木,去识大冯君。

金络鸣津口,朱旗飐雁群。

山河虞旧国,箫鼓汉横汾。

古蝶临秋月,高楼等白云。

应同羊叔子,缓带隔嚣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送河东转运刘察院

塞郡屯师久,飞刍始得人。

权倾拥旄将,诏辍绣衣臣。

旧里过京洛,辞家渡盟津。

紫裘苏合染,骢马玉环辰。

榆荚关头雨,梨花谷口春。

高车方陟险,丰膳暂违亲。

山势北临岱,地雄西隔秦。

行台知不远,能使问安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