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岁南趋寿,今兹北向陈。
淹留桂枝客,还入玉关人。
鬓发都成葆,缨镶幸濯尘。
心知来往数,不敢问迷津。
这是一首表达旅途怀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之诗。诗人通过南北方往返的旅程,抒发了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情绪。
"故岁南趋寿,今兹北向陈"两句,描写了诗人过去南行至寿地,现在又北上至陈地,通过对比前后,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己的变迁。"淹留桂枝客,還入玉关人"则是在说诗人曾在桂树下逗留,如今重新回到玉门关,这里的“桂枝”可能隐喻着官职或荣耀,而“玉关”则象征边塞之地。诗人似乎在对比自己的过去与现在,感慨于光阴荏苒。
"鬓发都成葆,缨镶幸濯尘"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哀愁。鬓发变白,装饰华丽的冠帽也只剩下残留的尘土,这些都是对年华易逝的无奈写照。
最后两句"心知来往数,不敢问迷津"则是说诗人内心明白自己一生中的往返和岁月的流失,但却不敢去深究这个令人困惑的生命旅程。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宿命论的哲学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困惑。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欲问迷津意,都缘别径多。
亡羊曾自此,老马欲如何。
旁午晨车迈,间关夕盖过。
不须贪远客,危恨寄风波。
五月追凉地,沧江剩素涟。
林烟昏午日,楼影压池天。
筱密工迷径,荷欹巧避船。
机忘更何事,鱼鸟亦留连。
去时成恨恨,喜见眼中人。
共束西昆帙,都为左虎邻。
年华衰意早,酒所故情亲。
后日孤舟远,离怀怯重陈。
霍射盘西北,高楼胜览并。
景閒思谢守,名重拟宣城。
天阙云来缓,风微鸟去轻。
客忧销更有,须到此中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