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超谷中石

鼓箧依绿槐,横经起秋雾。

有时连岳客,尚办弦歌处。

自予去幽谷,谁人袭芳杜。

空留古苔石,对我岩中树。

形式: 古风

翻译

鼓箧倚着绿槐,打开书卷升起秋日雾气。
有时能遇见游历山川的客人,在这里还能听到弦歌之声。
自从我离开那隐秘的山谷,还有谁来采摘芳香的杜若呢?
只留下古老的青苔和石头,陪伴着我眼前的岩中之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的山谷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隐居生活和情感体验。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

"鼓箧依绿槐,横经起秋雾" 一句,以具体形象展现了山谷中的氛围。"鼓箧"指的是山谷中曲折的小道,它依偎在茂密的槐树旁边,而"横经起秋雾"则描绘出秋天特有的迷蒙景色,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

"有时连岳客,尚办弦歌处" 这一句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状态。"连岳客"可能指的是与山中朋友相聚,而"尚办弦歌处"则暗示着诗人不仅是隐居者,还是音乐爱好者,这里"弦歌"象征着一种艺术的追求和精神的寄托。

接下来的"自予去幽谷,谁人袭芳杜" 一句中,"自予去幽谷"表明诗人的决心,而"谁人袭芳杜"则流露出一丝孤独感。这里的"芳杜"可能是指美好的田园生活,但在诗人看来,这种生活已经无人问津。

最后两句"空留古苔石,对我岩中树",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深厚情感。"空留古苔石"中的"古苔石"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时间的痕迹和自然的力量,而"对我岩中树"则显示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谷生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隐居的选择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

收录诗词(152)

李德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字:文饶
  •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 生卒年:787—849

相关古诗词

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

我有爱山心,如饥复如渴。

出谷一年馀,常疑十年别。

春思岩花烂,夏忆寒泉冽。

秋忆泛兰卮,冬思玩松雪。

晨思小山桂,暝忆深潭月。

醉忆剖红梨,饭思食紫蕨。

坐思藤萝密,步忆莓苔滑。

昼夜百刻中,愁肠几回绝。

每念羊叔子,言之岂常辍。

人生不如意,十乃居七八。

我未及悬舆,今犹佩朝绂。

焉能逐麋鹿,便得游林樾。

范恣沧波舟,张怀赤松列。

惟应讵身恤,岂敢忘臣节。

器满自当欹,物盈终有缺。

从兹返樵径,庶可希前哲。

形式: 古风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

磬管歌大吕,冕裘旅天神。

烧萧辟阊阖,祈谷为蒸人。

羽旗洒轻雪,麦陇含阳春。

昌运岁今会,王猷从此新。

三臣皆就日,万国望如云。

仁寿信非远,群生方在钧。

形式: 古风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侍御任集贤校书及升柏台又与秘阁相对同院张学士亦余特厚故以诗赠之

共怜独鹤青霞姿,瀛洲故山归已迟。

仁者焉能效鸷鹗,飞舞自合追长离。

梧桐迥齐鳷鹊观,烟雨屡拂蛟龙旗。

鸿雁冲飙去不尽,寒声晚下天泉池。

顾我蓬莱静无事,玉版宝书藏众瑞。

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

金门待诏何逍遥,名儒早问张子侨。

王褒轶材晚始入,宫女已能传洞箫。

应令柏台长对户,别来相望独寥寥。

形式: 古风

思山居一十首.忆药苗

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

皆能扶我寿,岂止坚肌骨。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

岂如甘谷士,只得香泉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