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忧过祥制示辰长老

流景无端隙驷驰,永怀顾复感慈闱。

幸兹门外车马少,更复朝中书信稀。

衰飒颠毛素丝短,芒佯病眼乱花飞。

舍西赖与招提接,时叩禅关话祖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张方平在居丧期间所作,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在生活中的孤独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首联“流景无端隙驷驰,永怀顾复感慈闱”以“隙驷驰”比喻时间如白驹过隙,快速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永怀顾复感慈闱”则直接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母亲的关爱如同永恒的回忆,让人难以忘怀。

颔联“幸兹门外车马少,更复朝中书信稀”描绘了诗人所在环境的清静,门外车马稀少,朝中书信也显得稀疏,这既是一种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渴望宁静、远离尘嚣的心声。

颈联“衰飒颠毛素丝短,芒佯病眼乱花飞”通过描写自己的外貌和身体状况,表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头发变白,眼睛模糊,这些衰老的迹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年华已逝,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疲惫和对未来的忧虑。

尾联“舍西赖与招提接,时叩禅关话祖机”则转向了对佛教的寄托。诗人虽然身处世俗之中,但内心寻求精神的慰藉,与寺庙相邻,不时地与僧侣交谈,探讨佛法,寻求心灵的解脱。这一联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智慧选择,即通过宗教信仰来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现状的无奈以及寻求精神寄托的探索,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贻辰长老

同流谁往还,终日掩柴关。

壁观少林寺,门风先洞山。

道场随处是,心地本来閒。

指我常河水,都忘鬓发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离都招友人

车马交尘路不停,势家门巷密如萍。

张汤筋力奈寒暑,楼护口舌摇风霆。

机牙潜发如驰传,声影相连若建瓴。

此地岂容山野客,盍归乎来掩岩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庆台韩子华寄示清居大士牧牛图颂酬寄长句

香严昔向沩山住,只作田翁学牧牛。

路绝纤尘宁见迹,野无寸草漫回头。

晴天任去云作伴,露地閒眠夜不收。

却问清居真了未,树边蓑笠为谁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都下别友人

海内故人少,市楼新酒醇。

与君聊一醉,公袂此残春。

北道邢台路,东州泗水滨。

相期复何处,京洛旧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